跟著巡山員走入山林 科博館「張牙舞爪」特展

臺灣的石虎,目前現存少於500隻。(記者鄧玫玲/攝影)
臺灣的石虎,目前現存少於500隻。(記者鄧玫玲/攝影)

文/記者賴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張牙舞爪—哺乳類動物牙齒與足爪特展」,即日起至明(2023)年5月28日在科博館立體劇場旁廣場展出。現場展出超過25種臺灣哺乳類動物標本,規劃「來探險」、「尋寶趣」、「自助吧」、「仔細看」、「好朋友」5大主題,參觀者可循序漸進依循哺乳類動物們的食痕、足跡、糞便線索,展開與動物們的親密接觸。

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黃喉貂」生動靈活的立姿標本,可清楚看到牠足爪特徵。(記者鄧玫玲/攝影)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黃喉貂」生動靈活的立姿標本,可清楚看到牠足爪特徵。(記者鄧玫玲/攝影)

這次科博館攜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等,串聯自然生態界眾多單位共同策劃,呼籲守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布農族巡山員高忠義先生演唱傳統歌謠「負重歌」開場,高亢清亮的嗓音迴盪。(記者鄧玫玲/攝影)布農族巡山員高忠義先生演唱傳統歌謠「負重歌」開場,高亢清亮的嗓音迴盪。(記者鄧玫玲/攝影)

科博館館長焦傳金指出,近年國內經濟產業高度發展,登山及野外露營風氣日益旺盛,卻也使得野生動物生存空間大幅減少,盼透過特展珍貴、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引導觀眾認識臺灣陸生哺乳動物,喚起對環境保育的重視。

「森林自助吧」展示哺乳類動物常吃的食物。(記者賴瑞/攝影)「森林自助吧」展示哺乳類動物常吃的食物。(記者賴瑞/攝影)

亞洲大學學士後獸醫學系教授祁偉廉表示,這次與科博館策展團隊蒐集到許多珍貴哺乳類腳印,製作模具展示。臺灣哺乳類動物像松鼠、獼猴在白天看到,有很大部分是夜行性動物,需要足爪、排遺「各種痕跡」來辨識牠們的生存型態。

策展人陳慧玲指出,國家公園的巡山員近年發現,山區發現的黑熊,約有一半是斷掌或斷趾,這反應了臺灣「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的危險處境。以石虎為例,目前現存也少於500隻。

這次特展透過布農族巡山員高忠義先生的協助,並進行深度訪談,才能累積珍貴的研究資料,感謝巡山員們日夜守護山林的辛苦。

策展人陳慧玲展示哺乳類動物排遺(糞便)標本。(記者賴瑞/攝影)策展人陳慧玲展示哺乳類動物排遺(糞便)標本。(記者賴瑞/攝影)

共同策展人、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陳彥君也說,山林裡看似不起眼的動物腳印、排泄物可推敲動物的種類形態。例如,臺灣哺乳動物的排遺就暗藏牠們的生活食性,可分為「顆粒」、「短棍」、「長條」,草食動物多半是顆粒狀,肉食動物細長條狀。

例如:大雪山常見的「白面鼯鼠」因為以樹葉為食,食物在體內經過長時間發酵,糞便有特別的香氣,發酵後的排遺有淡淡青草香,新鮮的「白面鼯鼠」排遺是深綠色。

珍貴高山哺乳類動物白鼻心標本。(記者鄧玫玲/攝影)珍貴高山哺乳類動物白鼻心標本。(記者鄧玫玲/攝影)

展場也陳列二十多件栩栩如生的珍貴標本,大小朋友可以近距離觀察「城市與鄉村」、「淺山與中低海拔」、「高山地帶」的野生動物特徵。包括黃鼠狼、黃喉貂、鼬獾、臺灣黑熊、食蟹獴、白鼻心、麝香貓、臺灣野豬、穿山甲、大赤鼯鼠、臺灣獼猴等。◇

展  訊|張牙舞爪—哺乳類動物牙齒與足爪特展
展覽日期|2022/11/4~2023/5/28
展覽地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旁廣場

延伸閱讀
巡山員甄選 最高薪46K
2022年11月13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