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可審中企 學者:北京緩兵之計
美中金融戰火現正聚焦美國緊盯中企在美IPO融資等環節,美中雙方在8月26日簽署協議,美方監管機構可前往中國,檢查在紐約上市中企的審計底稿,外界推敲或代表雙方就此議題暫時達成共識。學者認為,中國經濟與金融情勢是改革開放來最糟的時期,中企若無法在美募資,對中國經濟將帶來巨大傷害,中共暫時對審計問題的妥協是緩兵之計。學者說,未來可再關注香港聯繫匯率制度是否受波及。
美中針對審計規則的攻防再次成為焦點,這輪的起頭是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鋁業、上海石化等5家中共國企將從紐約證交所下市。
接著,美中兩國在8月26日宣布,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允許美國監管機構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審計機構進行檢查和調查,包括檢查上市公司的審計底稿。此協議意味著,中國將允許美國會計監管機構前往中國,檢查在紐約上市中企的審計底稿。
多家中企 接獲美方審查通知
另外,據路透社報導,阿里巴巴、京東、百勝中國及這些公司的會計事務所,已接到美方審計的檢查通知。
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資企業在海外併購取得科技廠跟技術,原因是華爾街允許它們在美國上市、發債取得資金,這個問題在川普政府時代得到檢討。
陳松興表示,在檢討過程中美國發現,在美上市的中企登記在海外避稅天堂,這些公司一旦出問題,美國投資人無法保衛自己的權利,加上中資企業的財報無法符合美國的審計要求,因而美國通過法案要求中企得合規,只是因為法案的耽擱,等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實際的細則出來,美中才在這時做出有效溝通。
陳松興表示,美國要求中資企業須充分揭露股東是否有共產黨員或中共政府背景,中共儘管抗拒,但面臨美方強硬立場仍得配合,中共的第一步是,讓沒有轉圜餘地的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鋁業、上海石化等5家大型國企從美國下市。
在美上市的中企高達200多家,陳松興表示,他們在短時間集體下市,對中國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過大,這成為中方同意讓步的原因之一,允許美國會計監管機構前往中國,一家一家的檢查在紐約上市中企的審計底稿,「這對中共是緩兵之計,對美國是過渡性的安排。」
陳松興認為,至於美國優先審查阿里巴巴,是因為他們很早就符合美國規定,中共也優先開放給美方查帳,觀察重點是後續的其他企業是否可以過關,「結果如何,我不敢太過樂觀。」
陳松興認為,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僅有0.4%,且各項總經指標呈現下滑,加上房地產問題,民間出現停貸潮,這讓中國金融體系風雨飄搖,特別是這些問題顯示出,中國經濟、金融情勢是改革開放以來最緊張的時刻。他說,美國投資機構對此非常關注,對中國的股市、債市與人民幣的展望都相當保守,儘管美國對中企審計底稿的審查結果並未有結論,但美國投資人也不會想去觸碰中資股。
香港是否受波及 成關注焦點
美中金融戰持續升溫,除了這波中企自美國下市外,外界也格外關注香港聯繫匯率制度是否受波及。
陳松興說,港元對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是美國過去基於香港是獨立經濟管轄區而給香港的特殊待遇,如今美國已不承認香港的特殊經濟管轄權,聯繫匯率制度自然會受影響。
陳松興說,目前情況是,香港利用自身的外匯基金維持與美元的匯率聯繫,「什麼時候用完不知道。」目前金融情勢動盪,不僅中共能動用香港的外匯儲備之外,美國因應通膨持續暴力式升息,香港干預匯率得動用自身外匯儲備,「錢燒得很快,一旦無法支撐對美元的聯繫匯率,就是出問題的開始。」
陳松興認為,在短期內,美國應不至於在香港聯繫匯率制度上動干戈,但對此肯定已做好戰略上的規劃,所以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港幣對美元聯繫匯率確實面臨挑戰。
臺商已做好避險準備
至於對臺灣可能造成的影響?陳松興說,臺商對金融市場的敏感度高,不會把太多的資金放在中國,但可能放在進可攻退可守的香港,只是近年香港政經情勢轉變,臺商對此很清楚,應已做好避險。至於銀行業,他保守的表示,他們有帳面上的網路銀行,可以利用香港沒有外匯管制的特性,把資金立即性的轉移到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