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台灣2成民眾財務脆弱 1週拿不出10萬
金融研訓院30日發布「2020臺灣金融生活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全臺有47%的家庭年收入低於80萬元,更有近兩成民眾無法在1週內籌到10萬元,並提到包含:30歲以下、60歲以上等六大族群,正處在財務脆弱狀態。
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有47%的家庭年收入低於80萬元,對照主計總處的標準,生活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態,屬於潛在財務脆弱的族群。尤其在應對緊急財務風險方面,有19.5%的民眾甚至無法在一週內籌到10萬元,而有15.5%的人連支應生活都有困難。他們擔憂,這群民眾面臨如突發性失業、急病或意外等衝擊,但缺乏足夠的緩衝對應與恢復能力。
另外,調查也顯示,臺灣民眾金融風險抵抗力,分為低、中、高等三大族群:風險抵抗力低者,大約占15歲以上人口三成;51%抵抗力狀態為中度,21.1%抵抗力狀態為高度。
通常風險抵抗力低的族群,他們的所得與儲蓄相對貧弱,對金融商品與服務的應用也力有未逮,需要政府提供相當之輔導與援助;而中等族群對未來人生,如:景氣變化、重大支出、財務決策錯誤,得要有足夠的規劃;高風險抵抗力者,則思考在於如何利用金融增加資產,滿足其長期之財務目標。
另外,調查也指出,有六大族群國人處於財務脆弱狀態,包括:30歲以下及60歲以上者、新住民及原住民、非典型就業或無業打零工者、家庭收入偏低者、租屋族及社宅居住者、婚姻狀態不穩定者。他們認為,這些族群是政策制定上或企業社會責任應優先關懷的對象。
金融研訓院長黃崇哲說,臺灣確實存在兩極化的雙峰現象:一方面,有三成的民眾幾乎沒有儲蓄,但也有另外三成的儲蓄非常豐厚充足,而適當儲蓄反而比預期的少;另方面,有近四成的民眾有餘裕透過金融機構貸款來購屋、投資,但也有逾一成民眾即使有緊急需求,也無法獲得任何形式借貸。
黃崇哲分析,30歲以前的民眾,他們在金融風險抵抗力的表現較其他年齡層低,但此時差異並不算大,反而是在30歲之後,民眾的財力呈現兩極化,體現在包括:家庭收入、儲蓄、緊急籌款能力及支應生活能力等,這樣的落差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擴大。
他說,30歲前是提升金融風險抵抗力的黃金期,在年輕時透過金融知識和教育的幫助,對未來的財務生活品質影響深遠,金融素養的高低,影響了未來自身面對家庭負擔沉重時及老年後的安養,是否有充足的能力和財力來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