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已無路可走 外商紛紛撤離

圖為位於中國大陸的愛迪達專賣店。(Getty Images)
圖為位於中國大陸的愛迪達專賣店。(Getty Images)

文/童文薰

運動用品巨頭愛迪達(adidas)決定在今年10月31日關閉其在中國的唯一一家直屬工廠阿迪達斯(蘇州)有限公司。今後,愛迪達在中國的300家代工廠將何去何從?不幸地是,隨著散布中國各地的倒閉潮,以及紛紛撤離中國的外商,有此難題的不只是愛迪達的代工廠而已。

愛迪達與代工廠簽訂的合作協議中,均有產能至少70%以上必須專供愛迪達的規定。這樣高比例的訂單依賴,本來就存在著高風險。這些代工廠爭取到其他廠商訂單的機會不大,唯一的機會只有隨著愛迪達轉戰東南亞。

將本求利,如果不是在中國已經無利可圖,愛迪達不可能輕易決定搬遷。尤其像愛迪達這樣規模的運動用品公司,產品項目瑣碎,協力廠商龐大,絕不是說搬就搬,這個決定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做成。

愛迪達在中國的直屬工廠與300多家代工廠,總計僱用了30萬名員工。所謂「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愛迪達當年選擇中國作為代工基地,如今不得不轉戰他地,與這些龐大勞工息息相關。

過去,中共提供這些外商廉價勞工,吸引廠商到中國投資。在上海陳良宇事件揭開中國社保基金黑洞後,中共即企圖藉修改勞動合同法,將社會保險機制責任轉嫁廠商。此舉無異殺雞取卵。廠商無利可圖,員工成了扛不起的負擔,於是愛迪達落跑了。

外商要離開中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中國特有的「虛假投資罪」或者欠稅、環汙等罪名,任何一條都可以把企業主與高階經理人收押。所以,雖然早有消息顯示愛迪達的搬遷決定,但愛迪達中國財務運營總裁Erick Haskell在去年11月不僅否認關廠的消息,並口頭承諾在2015年前不會終止與代工廠的合作。

愛迪達的代工廠覺得被欺騙了。的確,愛迪達欺騙了自己的代工廠,但這些外商又何曾料想到投資中國之後,中共會任意修改法律,強加稅捐、調薪與社會保險責任於自己身上?

對於愛迪達的代工廠來說,轉戰東南亞,爭取繼續當愛迪達的衛星工廠還可以有一線生機。但對中國勞工來說,生存的大山卻極難攀越。因為,愛迪達的決定並非單一運動用品廠商的個別決定,也不是單一產業的單獨決定。許多國際大廠的遷移計畫早已經付諸實行,等在前方的失業問題不是30萬名員工而已。

沒有技術、開發、創意與市場為支撐,代工的結局本來如此。中國世界工廠之路已經走到盡頭。剩下的,恐怕是集合全球經濟專家也解決不了的長期蕭條。◇

延伸閱讀
李嘉誠撤離中國 再賣北京樓
2014年04月09日 | 10年前
傳李鵬家族正準備逃離中國
2012年11月12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