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熱 使用殺蟲劑一定要注意4點
殺蟲劑是人們用來消滅蚊蟲、蟑螂等害蟲的化學藥劑。這種物質,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提醒民眾,留意4點,就能安全使用殺蟲劑。
殺蟲劑可以常常使用嗎?
許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經驗:發現室內出現蟑螂,嚇得拿起殺蟲劑,一直噴到蟑螂死掉,才會罷手。
又或者是居家庭院的盆栽太多,每到晚上會出現許多蚊蟲,因此常常在晚上拿著殺蟲劑大範圍到處噴,以消除蚊蟲。
但是,這樣的舉動,可能會讓自己曝露在過量的殺蟲劑中。市售常見殺蟲劑可分為噴式殺蟲劑(水性、油性)、水煙式殺蟲劑。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毒物專家招名威指出,不管是哪一種殺蟲劑,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有3個部位:
呼吸道:殺蟲劑可能在呼吸時,進到呼吸道、肺部,使人產生刺激性的感覺。若殺蟲劑累積過量,會造成過敏、肺炎。
皮膚:接觸過多的殺蟲劑,可能使皮膚過敏、紅腫或皮膚炎。
眼睛:曝露在大量殺蟲劑中,可能對眼睛產生過敏性、刺激性的傷害。
近年來不少研究發現,常常使用殺蟲劑、農藥的行為,很可能與「帕金森氏症」這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
《國際流行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在2013年刊登一篇研究指出,頻繁使用任何家用殺蟲劑,會使帕金森氏症的機率增加47%;若是頻繁使用含有機磷劑(Organophosphorus)的產品,帕金森氏症的機率增為71%。研究提到,美國家庭使用殺蟲劑非常普遍,而且,許多家用殺蟲劑含有機磷劑。
在臺灣,含有機磷劑的藥劑主要作為農藥,毒性強烈,例如巴拉松。市售家用殺蟲劑多是使用類除蟲菊素(pyrethroid)、除蟲菊素(pyrethrin),毒性較低。一些研究認為,長期曝露類除蟲菊素,可能會導致神經認知能力下降。
對此,招名威表示,一般家用的殺蟲劑劑量較低,造成帕金森氏症的風險也很低。「如果只是偶爾使用一下,而且不是對著人臉噴,不會有什麼傷害」,他說。
4個安全注意事項
1. 噴灑殺蟲劑時,遠離人和寵物。
使用噴式殺蟲劑,不能對著有人的方向噴,也要把寵物帶離,噴灑完後要趕緊離開現場。若是水煙式殺蟲劑,只能在密閉空間內使用,人和寵物都不能待在該空間裡。
人體對殺蟲劑的敏感度是很低的,只要曝露的量不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寵物對殺蟲劑的敏感度較高,尤其對貓來說,除蟲菊素更是劇毒。因為貓的體內缺少分解除蟲菊素所必要的酶。如果家裡養貓,使用殺蟲劑時要特別留意。
噴灑完殺蟲劑後,暫時也不要讓寵物接觸到噴過藥的環境。若寵物接觸到了,為避免藥劑殘留在寵物的毛髮上,建議趕快帶牠們去洗澡。
2. 減少曝露的殺蟲劑劑量。
在使用殺蟲劑時,人會曝露在化學藥劑下,因此噴個1~3次即可,讓曝露的劑量可以減少。「這是優先要考慮的」,招名威說。
另外,水煙式殺蟲劑雖然適合用於室內的跳蚤、床蟲、塵蟎等以皮屑為食、不會跑到外面的蟲,但如果是為了除掉床墊等寢具裡的塵蟎而使用水煙式殺蟲劑,就不建議。
招名威表示,以日晒的方式除塵蟎,比用化學藥劑安全,「高溫、陽光是滅除塵蟎最好的方式」。而且,寢具若有殘餘的殺蟲劑,等於人們躺在床上睡覺時,會吸入殘餘的藥劑。
3. 使用殺蟲劑別太快回到現場,保持通風。
招名威指出,使用殺蟲劑後,要讓空氣中瀰漫的懸浮微粒可以沉降,至少要等1~2小時以上的時間。因此,無論是使用哪一種藥劑,建議等1~2小時再回到現場,避免有殺蟲劑在空氣中飄浮。
回到現場後,應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讓剩餘的殺蟲劑隨風飄散出去。此外,還可加開空氣清淨機。
4. 用清水清潔環境。
水煙式殺蟲劑和水性噴式殺蟲劑為水溶性,若介意地面、物品有接觸到藥劑,可用清水,或是再加一點漂白水稀釋後去清潔。
例如,客廳這類家人經常活動的場所,突然有蟑螂出現時,等目標物被殺蟲劑消滅後,接觸到藥劑的地方可用清水和抹布擦拭。貓和狗會睡在地上,因此在寵物活動的地方,地板要多做清潔。
比較麻煩的是油溶性殺蟲劑。這類藥劑噴到地面上,地板會變得黏黏的,被光線照到還會反光。比較簡單的清潔方式是使用可去油、去汙的清潔劑來拖地、擦拭。例如,將洗碗精加水稀釋後清潔地板。
另外,還可以使用酒精,酒精有助分解油汙。只是,需要留意有些地板的顏色或牆壁上的油漆,用酒精擦拭後,可能會脫色。
不小心被殺蟲劑噴到怎麼辦?
若不小心被殺蟲劑噴到身體,或是誤入使用水煙式殺蟲劑的房間,可視情況處理:
● 衣服:衣服若有接觸到藥劑,建議當天就清洗。
● 皮膚:若藥劑不小心濺到皮膚,環保署建議,先以大量清水沖洗10~15分鐘,再用肥皂清洗2次以上。如果皮膚有傷口,就得注意毒物是否被皮膚快速吸收,而引起全身性中毒。如果有不舒服情況,最好趕快就醫。
● 眼睛:無論是油性或水性,都用大量清水沖洗10~15分鐘以上。如沖洗後,眼睛仍有刺痛感,建議盡快去看眼科醫生。
● 呼吸道:若感覺到不慎吸入殺蟲劑,盡可能當下離開噴藥的空間。招名威表示,趕快到通風良好的地方,多吸一些新鮮空氣,還可以多喝牛奶或開水,大部分都不會受影響。
若有較嚴重的不適反應,例如噁心、想吐或呼吸不順等症狀,建議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