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庫:北京制裁立陶宛恐自食惡果
立陶宛因挺台遭中共 貿易制裁,德國智庫德國經濟研究所指出,北京的作法影響歐洲單一市場的運作,長遠來看將影響歐洲與中國的互動,最後可能自食惡果。
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分析說,中共以非正式的貿易制裁方式,限制從立陶宛的進口,也波及在立陶宛設廠和採用立陶宛零件的歐洲各國企業,他們對中國的進出口都受到連累,影響遍及整個歐盟,並非中國與立陶宛的雙邊問題。
據中央社報導,這家位於科隆的智庫在一篇題為「中國制裁立陶宛對歐盟的影響」的報告指出,丹麥、德國、法國企業對中出口使用立陶宛產零件的金額最高,其中德國部分以汽車、化工和機械業受的影響最大,至於採用立陶宛零件占對中出口的比例則以拉脫維亞最高。
歐盟是單一市場,各國供應鏈緊緊相連。報告指出,北京對立陶宛的制裁儘管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卻會破壞單一市場的正常運作,這是根本的原則問題,歐盟絕不能接受,肯定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訴,將問題公開化。
其次,報告建議歐盟儘速推動反脅迫工具的立法,讓歐盟執委會無需成員國和歐洲議會批准,即可對貿易制裁採取反制行動,嚇阻中共等國家制裁歐盟成員國。
報告結論認為,這起事件凸顯中國認定自身利益受到傷害時如何恣意妄為、不遵守貿易規範、試圖隱瞞、對待相對弱小的國家毫不妥協,長遠來看將衝擊對歐洲與中國的互動,最後可能自食惡果。
首先,按官方立場,歐盟視中國為夥伴、競爭者和體制對手,北京對立陶宛的制裁,讓歐盟無法把中國當成建設性的夥伴,對中國的態度將向後兩者位移。
其次,為阻止德國新政府對中共強硬,過去一段時間北京努力扮演可靠的夥伴,北京對立陶宛的脅迫會給柏林對中共的鷹派藉口,讓鴿派無話可說。
最後,歐洲企業警覺到自己原來受地緣政治左右,供應鏈隨時可能出問題,將來會有愈來愈多企業檢討自己對中國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