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詐騙手法 假投資最常見

【記者袁世鋼/臺北報導】

內政部25日公布2021年常見詐騙案類型前三名,依序為「假投資」、「解除分期付款」、「假網拍」。其中,「假投資」在疫情之下更是與日俱增,從2020年的2,800多件增加至4,900多件、成長75%;此手法也常與「假交友」結合,是總財損量最高的詐騙手法。

據刑事局統計,2020年最常見的詐騙手法前3名依序為「解除分期付款」、「假投資」、「假網拍」,分別約有2,900件、2,800件、2,700件。而2021年前三名手法仍然相同,但「假投資」卻增加至4,900多件,成長75%為最多;「解除分期付款」也增加為4,000多件,成長近38%為第二;「假網拍」則為2,600多件,微幅減少。

內政部指出,「假投資」常與「假交友」結合,是總財損量最高的詐騙手法。詐騙集團常以帥哥或美女圖吸引被害人注意,再以溫情攻勢慫恿被害人操作外匯期貨、虛擬貨幣、博奕遊戲等不熟悉的投資,初期會如期出金讓被害人放下戒心、加碼投資,待被害人落入圈套後便以各種理由拖延出金,網站或APP更無預警關閉,讓被害人血本無歸。

而「解除分期付款」的詐騙手法,是因部分購物網站資安防護措施不足,導致民眾個資與交易資料外洩,詐騙集團再以竄改來電號碼的方式,冒充客服及銀行人員誆稱該筆交易被誤設為連續扣款,要求民眾操作ATM「解除分期付款」。內政部強調,ATM或網路銀行並沒有解除扣款或取消訂單功能,民眾應提高警覺。

第三名的「假網拍」則是看準民眾「撿便宜」心態,在拍賣網站或臉書社團推出低於市價的商品,待買家下訂並匯款後即失聯。內政部提醒,民眾如有上網購物需求,應選擇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商譽良好的網購平臺,避免使用通訊軟體與賣家私下交易,更不要向來路不明的陌生網友購買高價商品,以降低受騙風險。

內政部提醒,民眾在過年前夕領取年終獎金、壓歲錢,是詐騙集團最想下手的時機,呼籲接到陌生來電或訊息時應把握calm(冷靜)、check(查證)、call(求助)的「3C原則」,切勿輕易相信來源不明投資管道,並加強自身防詐意識;民眾若遇有可疑狀況,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求證。◇
延伸閱讀
毒品原料從中國闖關 檢警逮5毒梟
2021年12月14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