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艱澀數學來篩選學生 全教會:將揠苗助長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

111年大學學測日前落幕,對於108課綱的新型學測,全國教師會認為創新靈活,素養跨科緊扣時事。但今年的「數學A」考科偏難,全教會表示,若大學端想以艱澀數學抽象概念作為篩選基準,反將揠苗助長,逼迫所有學生提早放棄數學,導致國家數學競爭力下降。

過去學測成績多用於「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管道,作為檢定、篩選倍率及採計的基準,最多採計4個學測考科。然從今年開始,配合分科測驗不考國、英、數乙的影響,首次有超過八成的大學校系採計學測成績做為「登記分發」的分發依據,因此學測的重要度更勝以往。

全教會表示,歷經5年努力,符應課綱內容、創新、與時事結合、跨科整合等,已成為考試內容基本款,足見命題者試圖貼近高中108課綱的核心價值、符應高中教學現場的努力。

全教會指出,今年新增加的混合題型,讓題型變化更為靈活:多選題、計算、繪圖等,考驗學生統整組織的能力,並有利於閱卷老師看出學生思考的邏輯脈絡,而非片段的知識記憶點;自然科的探究與實作題型,融合於各題目之中,只要學生認真聽課與實作,建立研究模型,培養科學態度和方法,皆能輕易作答。

然而數A與數B如何採計,迄今仍爭論不休,全教會表示,今年數A被評論為偏難,數B則被評論為中偏易,全教會指出,108課綱設計之初,數A被設計為「高度」數學需求科系所採用,因此重視純粹數學問題的研究;數B則被設計為「中低度」數學需求的科系採用,重視如何轉化數學概念,具體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因此全教會認為,若大學端僅以「篩選學生」的本位主義思考,妄想以艱澀數學抽象概念作為篩選基準,反將揠苗助長,逼迫所有學生提早放棄數學,導致國家數學競爭力下降。從這次數學考題所呈現的內容與意義,建議各大學應以「培養人才」的概念出發,重新思考大學課程內容與採計科目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
學測首日 21名考生隔離應試
2022年01月21日 | 2年前
清華畢業生 15.2%失業
2022年01月07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