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 歐商會盼政府端出藍圖
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週四(11月25日)發布「2022年建議書」,表示樂見臺灣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但盼望政府能有效的跨部門領導及協調,並與企業合作討論,研擬全面的能源轉型路徑。
本次建議書主題為「臺灣揚名全球的契機」,合計提出170項議題,其中118項是以往所提,另外52項則為新議題。至於去年建議書提出後的成果,歐洲商會指出,已成功解決7項議題,3項獲得充分進展,無須再次提出,另有16項獲得部分解決但尚未完全解決,因此今年再度列出。
歐洲商會理事長張瀚書致詞時表示,過去議題大多注重在臺灣需跟進國際標準,但今年此類議題已減少許多,如今議題著重於臺灣需參考國際間成功實例,帶動創新及刺激經濟發展。
本次建議書聚焦能源議題,歐洲商會表示,樂見臺灣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不過,建議臺灣政府要與包括企業在內的所有利害關係人,推出全面的能源轉型藍圖,並直言希望政府能有效的跨部門領導及協調,而非目前各單位的各司其事。
歐洲商會建議,臺灣的淨零藍圖,可以包括展望更遠的電力部門、工業、交通及建築的年度目標,也可透過補貼及獎勵措施,輔助傳統行業脫碳,並朝向以電池供電的市區電動車輛發展,同時輔以國家充電站政策。
在藥品、化妝品方面,建議書也呼應政府採取環境友善行動。歐洲商會化妝品委員會聯合主席、克蘭詩總經理陳素慧告訴《大紀元》,推動電子標籤、電子送件等相關數位化政策,是歐洲及臺灣都在發展的一環,可以減少製造商許多碳足跡,盼各界能共同努力達成。
優化電力發展 須建構智慧電網
雖然全球能源轉型已成趨勢,不過,包括德國、美國加州等地區由於急於實現脫碳目標,造成「燃煤發電退場過快、綠能發電跟不上」的問題。
歐洲商會能源與環境委員會聯合主席、石門山綠資本有限公司總監莊昇勳告訴《大紀元》,他認為電力發展的根本,是「維持能量的穩定」,能源欲轉型之際,穩健的腳步是最重要的一環,若關了一座電廠,就必須有另一座電廠補上,但如果補上的電廠是「靠天吃飯的」,例如綠能、風能或太陽能,那對於整體電力穩定必然有影響。
莊昇勳表示,若要進一步優化電力發展,就必須運用自動化技術,或是達成智慧電網的概念,所謂智慧電網,指的是電網優化過後的產物,透過資訊技術收集供電端的供電情況與用電端的使用資訊,再利用這些資訊調整電力分配,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
莊昇勳指出,儲能設備也是電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但他坦言,現今的儲能設備成本仍較高,這部分需要則仰賴科技的進步,讓儲能設備得以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