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在校園 學童地方走讀尋找漁足跡

高美館攜手高雄第一社大、鼓山區鼓山國小,共同推出「尋找漁足跡的21堂課」教學成果展。 (高美館提供)
高美館攜手高雄第一社大、鼓山區鼓山國小,共同推出「尋找漁足跡的21堂課」教學成果展。 (高美館提供)

【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美術館今(2021)年度攜手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鼓山國小,發展美術館典藏融入校本課程,11月16日舉辦「尋找漁足跡的21堂課」教學成果展,邀請50名孩童發表自己的作品,表達心中對於高雄港的印象。

在文化部「藝文教育扎根」計畫支持下,高美館與高雄第一社大2019年起以高美館典藏作品開發之「藝術偵探-大地方小旅行」課程,結合藝術品與在地文史,透過城市走讀認識高雄。今年更以柴山、愛河、前鎮、旗津、高雄港等5條景點路線,提供臨近合作學校「藝術偵探」圖文素材,並由學校老師規劃課程,為中年級學生設計一系列以「海」為題的教學內容。

鼓山國小校長高玉山表示,學校近年積極將校訂課程「山海驛町鼓山情」架構系統化、內容精緻化,今年將校訂「海」課程更廣泛與在地文史、藝術資源緊密結合,提供學生難得的體驗機會。

他指出,參與計畫的中年級學生在完成有關「海」的景點踏查後,以繪圖方式將觀察到的景象記錄下來。仔細看每張圖畫,可以發現學生的視角都不一樣,張張都充滿天真童趣。期待半世紀後,這些看似平凡的學童畫作,能作為後人遙想現今哈瑪星漁船碼頭的珍貴手稿。

第一社大校長張金玉表示,「藝術偵探」教案兩年來共開發了蘊含文史與藝術作品的8條路線。透過美術館、社區大學與學校的合作,讓藝術走出美術館,走進社區民眾,更是讓美學種子扎根校園、深耕在地。

高美館以「South Plus大南方多元史觀」為核心,發展具在地歷史脈絡與文化意義的「關鍵典藏」;並開發美感體驗教案,以實驗、延伸、發酵等不同形式發展,梳理出具高雄特色的地方文史和地景風貌,透過地方小旅行、藝術走讀等,讓學子和社區民眾認識台灣本土和高雄藝術家,連結起人與土地歷史對話平台,讓藝文人口在地扎根。◇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