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推石板屋修復人才 屏舊筏灣部落展成果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推動原民傳統建築石板屋修復人才培育計畫,「舊筏灣部落石板屋技術傳承工作坊」6日成果展,在排灣部落耆老祝禱後,由文健站古謠團、sepayuan古謠隊、青年會口鼻笛古謠及報戰功舞揭開序幕;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出席見證「Sasekezan na uqaljaqaljai男子獵寮」落成。
屏東縣舊筏灣部落為排灣族的發源地之一,石板屋建築群遺跡保存完整,亦保留排灣族特有的雙管口鼻笛與古謠珍貴傳統,展現原民豐富的人文與聚落景觀。2020年5月經屏東縣政府公告登錄為「Kapayuwanan(舊筏灣)聚落建築群」。
蕭宗煌表示,臺灣原住民族千百年來與自然生息共存,生命歷程與山林、溪流相關,生活所需都是就地取材,落實資源永續利用概念,石版屋「獵寮」的落成啟用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應石板屋修建人才的凋零,文化部推動人才培育,在茂林國家風景管理處、屏東縣政府及在地族人的幫助下,培訓成果圓滿。此外,文化部已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原民平台,將持續推動原住民族事宜。
文資局長陳濟民表示,石板屋的營造,不僅是營建技術,也代表原住民族傳統智慧。文資局辦理「舊筏灣部落石板屋技術傳承工作坊」實作訓練課程,傳承排灣族石板屋建造技術與知識體系,培育青壯族人成為石板屋保存修復人才。
文資局表示,「Sasekezan na uqaljaqaljai男子獵寮」石板屋由四位耆老以母語傳授,九名學員以傳統工法親手打製、疊砌,歷時一個多月建造完成;並策劃石板屋建造技術影像展、獵寮石板屋導覽活動,完整介紹從備料、整地、疊牆、立板、上樑、屋頂、地坪、室內空間至前庭空間等營造知識與文化意涵。
開幕儀式也結合「思奈以·思排灣 稜線上的音樂會」,紀念排灣族口鼻笛保存者金賢仁、洪阿蘭vuvu留下的雙管口鼻笛與古謠珍貴傳統,引領民眾透過古謠了解排灣族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