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甦挑戰 賴清德:臺灣願與各國攜手合作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說,世界仍面臨疫情威脅、疫苗供給及疫後復甦挑戰,各國應該秉持「善的循環」精神互相支持;臺灣願意以更多具體的行動與各國攜手合作,分享經驗、貢獻心力,為世界承擔更多責任。
賴副總統今天出席「2021臺灣全球健康福祉論壇」,他以英文致詞指出,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已有2億4000萬人感染,將近500萬人喪失寶貴生命,疫情不僅引發全球公衛危機,也造成永續發展危機。根據今年6月公布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報告,全球約有1.2億人、5個臺灣的人口,因疫情被迫重回「極端貧窮」狀態。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這份報告顯示,COVID-19疫情除了使全球SDGs進展倒退,也擴大富國及窮國實現永續發展目標能力的差距;疫情雖然加快各國重視國民健康和普及關鍵基礎設施的速度,但只有擁有有效社會保護系統和全民健康體制的國家,才有能力應對類似COVID-19疫情的危機。
賴副總統認為,如果疫情持續肆虐,世界不僅不會迎來經濟復甦,永續發展更將遙不可及。為了因應疫情變化及世界永續發展倒退的危機,政府持續採取非醫藥介入措施、提高疫苗覆蓋率、積極展開疫苗、藥物及試劑研發等作為,來控制臺灣的疫情。
副總統指出,目前臺灣已有國產疫苗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由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清冠一號」抗疫中藥的療效也取得良好成果,目前已外銷美、加、英、法、俄羅斯、歐洲等近40個國家,協助國際抗疫。
他指出,為了避免產業與勞工因為疫情而使生活陷入困境,政府這2年來已推出4波紓困方案,從「發現金、助貸款、減負擔」三個面向協助企業與勞工,希望將疫情對國人及企業的影響降至最低。
賴副總統認為,當今世界仍面臨疫情威脅、疫苗供給及疫後復甦挑戰,各國應秉持「善的循環」精神,在疫苗、藥物及防疫物資整備上,互相支持,取有餘以補不足,加速提高各國疫苗覆蓋率,早日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生活;其次,各國也應通力合作,協助世界改善公共衛生、推動基礎建設、消除貧窮,將疫情對世界永續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他強調,臺灣作為國際社會良善的力量,為維護人類健康權益及善盡國際社會責任,願意以更多具體的行動與各國攜手合作,分享經驗、貢獻心力,為世界承擔更多責任,持續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