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戴錯恐增「乾眼症」風險 醫籲眼睛乾澀、異物感應就醫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未歇,遠距教學、居家辦公都需用到3C產品,用眼時間增加,若感覺眼睛乾澀、異物感,且畏光,切莫輕忽可能是「乾眼症」症狀。醫師提醒,保護眼睛需從日常做起,像是,桌上放一杯水提高室內濕度,或增加眨眼頻率促進淚液分泌,另可多攝取含「Omega-3」食物,像是鮭魚等食物。

「角膜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線。」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角膜前方有淚液分佈,淚液由外而內共3層,分別是脂肪層、水層和黏液層,主要維持眼睛濕潤,如果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就會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導致「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這四大症狀。

鄭惠川指出,但是乾眼並非都「乾」到無淚,有部分乾眼症患者初期,淚水量反而一過性增多,主因是基礎淚水分泌不足,反而刺激淚腺引起反射性淚水,也就是假性溢淚現象。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醫師孫啟欽表示,淚膜是眼球表面一層含有水分、脂質、黏蛋白與抗菌成分的薄膜,才能維持其生理平衡、有效減輕乾眼症狀,避免角膜傷害,乾眼症的治療方式,就是治療恢復淚膜的生理平衡。

年齡、環境、疾病史都是「乾眼症」的危險因素。鄭惠川進一步說明,年齡增長,淚液分泌功能會逐漸退化因而減少分泌,經研究統計,65歲以上長者逾三成(33.7%)都有乾眼症症狀,另像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等,體內會出現自體抗體,攻擊眼睛淚腺,亦可能導致乾眼症。

另外,鄭惠川提到,受疫情影響,國人每天平均使用3C產品高達11至13小時,眨眼頻率降低,而長時間以不正確的方式佩戴口罩,導致口罩無法貼合鼻梁,呼吸氣流會向上流動通過眼球表面,增加淚液的蒸發,無形中增加了乾眼症風險。鄭惠川提醒,民眾若眼睛出現「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四大常見症狀,應盡速就醫。

孫啟欽表示,護眼行動應從日常做起,民眾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處於「良好環境」中,應避免室內過強空調,不要去煙霧瀰漫處。「多保濕、多保養、多休息」三大護眼觀念也能讓民眾遠離乾眼症,例如在桌上放一杯水提高室內濕度、透過熱敷或增加眨眼頻率促進淚液分泌,維持充足睡眠也有效減緩乾眼症狀。

延伸閱讀
簡單6招 改善乾眼症
2019年11月13日 | 5年前
乾眼症的保養
2019年04月21日 | 5年前
眨眼操123 保護眼睛
2018年11月26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