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常性限電衝擊臺商 台經院:應做中長期準備
中國各省為響應「碳中和」目標,近日施行「能耗雙控」導致多地限電,而臺商大本營座落於江蘇省昆山市,要求自26日中午起至30日停產,恐衝擊製造業出口情形。台經院27日指出,中國限電措施是經常性的問題,未來臺商應考量在中國的製造時程,轉變為短期製造,中國一年內的多次限電政策,成為臺商供應鏈移轉的契機,必須做足中長期準備。
中國今年加強落實「能耗雙控」(能源消耗總量及強度雙控)政策,限制高耗能產業煤、電用量,由於中國國家發展委員會8月就曾點名江蘇、廣東等9省(區)能耗強度不降反升,中共宣布26日開始對大蘇州地區限電,恐衝擊江蘇省昆山市一帶的臺商營運;部分臺商表示,廠區備有發電設備,第三季影響甚微,但還需觀察第四季中國政策走向,並持續關注10月限電狀況。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中國為達2060年碳中和目標,經常性限電措施如同「1、2、3木頭人」(接二連三)。他預測,限電可能不會只到9月底,未來中共政府只要一聲號令,就會導致工廠停產,使許多產業被迫轉移,故臺商應做足中長期的準備。
孫明德表示,去年中國就針對過鋼鐵業進行限制生產,而前三大高耗能產業分別為水泥、鋼鐵及石化產業;中國的能源政策將成為下一波供應鏈轉移的契機,臺商應思考未來在中國是否能長期穩定生產,還是只能短期生產。
孫明德說,過去美中貿易戰導致廠商轉移至印度與越南布局,但因兩國疫情大爆發,使訂單再轉回中國,讓中國的碳排放再度上揚。他說,臺商未來可關注墨西哥,因為其與美國有許多經貿協定,鴻海目前也在墨西哥做中長期布局,臺商應提早著手進行準備。
至於這次限電是否將影響臺灣製造業?對此,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中國限電問題目前看來只有短期影響,不過,這兩天需進一步觀察臺商生產延宕情形,未來臺商轉往越南、馬來西亞生產的情況將日趨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