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民意反彈 驅動歐盟對中轉強硬
歐盟近期對中態度轉為強硬,並持續強化友台力道。專家解析,歐盟之所以態度轉向,除了中共對待香港的手段粗暴,引發歐洲民意的反彈,以及中國經濟衰退,對歐洲的誘因減弱,所以歐盟尋求和臺灣合作,更關鍵原因是在於,這是歐洲的民意所趨,未來歐盟必須在市場與人權做出選擇。
有別以往經濟親中國(共)、政治親美國的立場,歐盟近來對中共態度轉趨強硬,歐盟先喊停了談判7年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近期又在討論「國際採購工具」(IPI)草案,一旦條約通過,未來中國公司在歐盟國家的公路、橋梁等公共採購合約中,將失去競爭資格。據估計,歐盟每年的公共採購市場規模約有2兆歐元(約新臺幣64兆元)。
而在政治方面,歐洲譴責中共、力挺臺灣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大,包括歐洲議會逾60位議員反對中共霸凌,並強調臺灣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歐洲議會近日甚至提出「歐盟-臺灣關係與合作議案」草案,提議將歐盟派駐臺灣的官方機構正名為「歐盟駐臺灣辦事處」,鼓勵成員國與臺灣強化交流,並敦促中共停止破壞臺海穩定等。
對於歐盟的全面轉向,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鄭欽模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析,以往歐盟的主要國家依賴中國市場,可是美中貿易戰後,中國產業鏈不斷外移,所以中國市場已經不如以往。
中國市場變小後,歐洲也希望和臺灣加強合作。鄭欽模認為,中東歐國家贈送疫苗給臺灣,除了回饋臺灣之前贈送口罩、防護衣等物資,其實更希望能與臺灣進行更多的經濟合作。
鄭欽模說,目前德國、法國依賴中國市場,所以希望跟中國持續合作,可是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家不是,他們的投資多來自臺灣。根據美國雜誌《外交官》分析,捷克是臺商投資的第四大目的地,而中共報復立陶宛,或許就是要阻止這些國家跟臺灣交流。
不過歐盟轉向的關鍵原因在於,中共對待香港的做法過於粗暴。鄭欽模表示,香港跟歐洲在政治、金融等方面有緊密的連結,而中共違背《中英聯合宣言》,並在香港強推國安法,造成歐洲對中共的看法有很大的轉變,另外戰狼外交、對澳洲的報復、加拿大的人質外交,使歐洲不再信任中共。
中共推「17+1」 中東歐並未獲利
立陶宛於2012年時加入「中東歐國家-中國合作」的「17+1」合作機制,並於2021年5月時退出。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和中共合作並未帶來好處,並稱「17+1」是中共用來分裂歐盟的機制,敦促其他歐盟成員國也離開這個合作機制
臺灣戰略模擬學會研究員何澄輝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析,中共意圖分離歐盟成員的共同價值和立場,故以經貿往來,影響並透過這些國家來獲得進入歐盟的「橋頭堡」,從而擴大中共影響力,但中東歐國家最大的利益是加入歐洲的經貿市場,所以開始對抗中共。
何澄輝補充,中共自認為新興強權,想拉攏經濟實力薄弱的中東歐國家,最終目標則是進入歐盟,並藉此獲取歐盟的技術、利益,所以歐盟認為這是一個經濟侵略、侵蝕手段。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則說,中東歐國家發現「17+1」並沒有預期的效果,而且落差非常大,因為中共在歐洲的投資有97%是在西歐國家,另外中共以政治理由對特定歐洲國家採取經濟報復,加上美中貿易戰,所以歐盟將中國認定為在經濟上是處於「競爭」狀態,但是在氣候議題可以「合作」。
對於立陶宛因友臺而遭中共報復,而歐洲議會、歐盟會員國公開力挺立陶宛。鄭欽模表示,這個趨勢除了說明中共的「一中原則」已經衰敗,也代表了歐盟經過多年整合之後,已有一套機制解決問題,這是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等歐洲國家心向歐盟的原因。
鄭欽模分析,這些國家也不想單獨去面對中共,因為中國是大國,中東歐是小國,大小差太多,所以由歐盟去譴責中共的人權、不遵守遊戲規則、破壞國際準則等問題,以塑造團結的歐洲,共同面對中共在國際社會脫序的行為。
市場與人權陷兩難 歐盟必須抉擇
歐盟外長博雷爾(Josep Borrell)於7月30日時表示,歐盟在美國跟中國之間會更接近美國,但不代表會與美國一致,歐盟要找到自己的立場,不論是香港、新疆問題,都不太可能會導致歐盟與中國經濟脫鉤。而德法兩國元首與7月6日與習近平對話,盼能重啟歐中投資協議。
鄭欽模認為,此舉是在走鋼索,歐洲以往被詬病只為利益,而對中共的人權問題視而不見,因為民主國家有一般人和資本家的民意要平衡,但德國大選即將到來,此時正是未來候選人提出願景的關鍵時期,是時候要做出具體的決定了。
鄭欽模表示,目前德國的多位候選人都表示,要對中共更加強硬,並認為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對中政策已然「過時」,儘管希望跟中國合作,但是內部民意不允許,日前德國民調已證明,德國寧願經濟受損也要對中強硬,所以作為傳統民主國家的歐洲,勢必要順應民意。
鄭欽模坦言,以前市場誘惑大,所以他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中國市場已經不如以往,而且人權問題惡名昭彰,歐洲政治人物會很難取捨,特別是大選前,儘管德法希望跟中國合作,但是民意走向必須考慮,所以未來主導歐洲的對中政策,是整個歐洲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