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C-17首降臺灣 專家:落實雙方軍事合作
美國跨黨派參議員6日搭乘美軍C-17運輸機抵臺,軍事專家分析,C-17具有快速部署、短場起降的戰術能力,此次美方除政治外交外,美方也清楚傳達嚇阻中共軍事冒險的訊號,並藉此落實臺美雙方的軍事合作。
美國跨黨派聯邦參議院達克沃絲(Ladda Tammy Duckworth )、蘇利文(Daniel Scott Sullivan)、昆斯(Christopher Andrew Coons)6日率訪問團搭乘C-17運輸機,從韓國飛抵松山機場,這也是C-17服役後,首次飛抵臺灣。
美軍C-17 Globemaster III(全球霸王III)戰略運輸機,為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軍用運輸機,自西元1995年起在美國空軍服役,已服役超過25年,具備短場起降能力,能適應多種機場跑道,其優秀的巡航能力與運補能力,使C-17成為美軍海外作戰常使用的戰略運輸機。
從公開可查的訊息顯示,過去美國軍機降落臺灣,包括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時,美軍曾派C-5運輸機,載運救災機具、車輛等馳援臺灣;2009年八八水災重創臺灣,美軍派C-130載運物資降落臺南機場,同時還有美軍CH-53直升機也降落臺南機場參與救災。
2011年10月時,一架美軍KC-135降落松山機場,目的是接送美國在臺協會(AIT)官員送醫;2015年4月,美軍2架F-18大黃蜂戰機,因機械問題迫降臺南空軍基地。
美議員訪臺 意在嚇阻中共軍事冒險
對於美國三位參議員與隨行幕僚共約15人訪臺,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疫苗援贈全球後,美國跨黨派參議員就搭乘軍用運輸機訪臺,背後所傳遞的第一個訊號是對臺灣的人道協助。
至於會選擇C-17軍用運輸機,背後則深具政治與軍事上的意義。蘇紫雲解釋,目前是美國審理法案的高峰期,包括「國防授權法」都還在參眾兩院進行協商,此時參議員特別改變行程訪臺後,再返回華盛頓繼續立法工作,為的就是傳達美國跨黨派支持協防臺灣與支持臺灣自我防衛的訊號,並對中共的軍事冒險進行嚇阻。
選C-17藏玄機 落實臺美軍事合作
而在軍事方面,他表示,本次美國訪團總共約15人,以過去搭載美國官員的C-40行政專機近100個艙位,是可以輕鬆負荷的範圍,卻改由C-17戰略運輸機運送,評估背後應該是有戰術上的考量。
蘇紫雲解釋,美軍C-17可以進行協防與運補的任務,今年5月才首次降落韓國大邱國際機場,以此熟悉軍民共用機場的特性,而此次降落的松山機場,與韓國大邱機場一樣,都是軍民兩用機場。他分析,美國此舉的意義在於落實臺美軍事合作,而在戰術執行層面進行「操作共通性」(interoperation)。
共媒曾揚言 美軍機在臺起降就開打
另外,《環球時報》去年8月時曾發表社評表示,如果美國軍機在臺灣起降,就是踩到中共的紅線,中共就可以摧毀相關機場和美國軍機,「臺海戰爭將就此打響」,但此次美方仍選擇以軍用運輸機降落臺灣機場。
蘇紫雲表示,《環球時報》的相關評論非常情緒,說法也不負責任,北京應該要理性看待這些事情。他也希望中共要認清,以往習慣用武力恫嚇臨國的做法,未來已經行不通了,因為民主國家已經聯合起來抵制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