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恢復交往 教育滲透死灰復燃?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釋善意,希望兩岸從經濟、社會、文化等非政治層面提升互信,日前宣布「分階段」循序恢復交流。(中央社)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釋善意,希望兩岸從經濟、社會、文化等非政治層面提升互信,日前宣布「分階段」循序恢復交流。(中央社)

文/記者李怡欣

臺灣遞出橄欖枝,首先恢復大陸商務來臺申請,另將評估恢復中方人道探親及後續其他境管事宜。外界評估下一步可能恢復小三通、陸生來臺。有學者擔心,疫情後兩岸學術交流從線上轉回線下實體接觸,雖然兩岸恢復交往有其必要,但仍須提防中共對臺滲透死灰復燃。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釋善意,希望兩岸從經濟社會文化等非政治層面提升互信,日前宣布「分階段」循序恢復交流,陸委會3月25日民調稱,有七成五民眾支持對等尊嚴下與北京對話,以及八成二支持疫後恢復兩岸人民往來。臺灣率先恢復陸方商務申請,外界研判下一步或開放專業交流、觀光、小三通以及教育文化等社會活動。

中共兩手策略:先促融分化、後談判促統

與此同時,中共領導人習近平3月25日視察福建,提出對臺政策方針以「通、惠、情」促融為主論述,根據中共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說法,「通」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等「應通盡通」;「惠」指「惠臺措施」;「情」則是指「深化心靈契合」。陸委會回應,不要從施加軍事威脅、政治框架的角度對待臺灣,或能探索兩岸關係的發展新路。

兩岸不具名人士私下指出,表面看習近平釋出善意回應,兩岸融冰有望,其實背地裡,中共如意算盤是想「先促融分化、再上談判桌促統」拉打軟硬兩手策略,要澈底分化、瓦解臺灣人抵抗意志,最後在文攻武嚇下逼臺灣統一就範。近期,許多專家擔憂中共想以「克里米亞」混合戰模式,包括資訊戰、培養中共代理人等,操作國族認同分歧混亂,解放軍趁勢進駐奪臺。 

面對中共節節升高武力擾臺行動,為避免雙方因交流中斷而產生「誤判」升高「擦槍走火」危機,臺灣方面遞出橄欖枝,盼提升兩岸互動互信;另一方面,也必須提防中共滲透、挖角人才及關鍵技術,甚至藉由接觸洗腦臺人國家認同,臺灣政府應加強政策配套,以及強化臺灣人民警覺心。

中共教育滲透 臺灣「防火牆」夠嗎?

疫情後,兩岸將逐漸恢復教育交流,臺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吳建忠受訪表示,中共善於「利誘」及「國家情懷」讓臺師覺得兩岸教育交流是「無害的」,因此利用觀摩實習、姐妹校交流、教育專題、師生交換等活動「包裝」成讓學生出去開開眼界目的,直接牽線或組團做主辦,創造「尋租」空間拿好處,臺灣當局須重視。

此外「千人計畫」不止鎖定高科技人才或技術,吳建忠舉例,2019年,中研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劉孔中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千人計畫」學者,遭中研院革職,當時中共為了打「美中貿易戰」急需吸收對智財權、營業祕密相關法律研究學者,「我們原以為不重要領域人才,其實也是中共吸收對象」。

兩岸教育交流 滲透破口須堵住

疫情過後,兩岸教育界恢復實體接觸。吳建忠有5點提醒。

 兩岸學術交流五破口 如何封堵?

第一、「千人計畫」隱藏在各項惠臺措施低調開門

外界關注「千人計畫」後,中共吸收人才與技術行動並未消停,反而從敲鑼打鼓轉為更為隱密進行。今年1月初福建發布「對臺225條」同等待遇清單,其中161條就包括「可以申報千人計畫跟萬人計畫」、163條則是課題申報與體育活動、207條規定自然與社科文化可申報,相當於申報臺灣「科技部」計畫。換言之「千人計畫」隱藏在各項惠臺措施裡,低調開門規避審查「引誘犯罪」。

第二、學界「外部捐款」資金來源藏貓膩

有些財團、企業背後受中資或中共策動,以「捐贈」名義,在臺教育學術機構成立實驗室、智庫、研究中心,打著研究名義訪談,或記者身分蒐集臺灣各界情資,防不勝防。臺灣的學術研究成果很可能流入中共手中,提醒政府應規範「學界外部捐款」資金來源與透明化。

第三、應強化臺灣學者「自律意志」

由於臺灣少子化導致高教資源分配不均,國內計畫難取得,相較對岸薪資略高以及「尊榮感」讓學者感到備受重視,透過資金挹注讓專業人士竊取機敏技術,「包裝」在無害的專家學者交往計畫中,就算東窗事發被起訴,最終難以定罪,導致中共與參與者有恃無恐。臺灣學者應強化「自律意志」提高警戒心。

第四、教師用「私人名義」參加對岸活動或視訊

教師用「私人名義」參加對岸活動或視訊,規避以學校名義參加須向教育部「申報登錄」程序,據了解「去年就有老師組團帶學生去參加海峽論壇周邊活動」,反正所有開支、請假損失對方都會支應,教育部應澈查。

第五、疫情後大型研討會洗白「臺諜案」

去年發生「臺諜案」包括李孟居、鄭宇欽、施正屏、蔡金樹4人「被認罪」關押迄今,連藍營學者都不敢再去大陸,中共為了洗白「兩岸交流」負面效應,有消息指出,疫情過後,中共官方將舉辦「大型」學術研討會,邀請臺灣學者參加,並保證「個人」與「集體」人身安全,其次「兩岸視訊會議」越來越頻繁,或成交流破口,政府應當關注。

吳建忠提供╱記者李怡欣製表

學者提醒:赴陸任教須停看聽

臺灣面臨少子化,大學想解僱老師,大陸剛好荒涼二、三線城市缺乏師資,在「萬人計畫」下,臺灣的大學打著「姊妹校」名義,把多餘教師移轉到大陸,「期間會有人找你聊天,說服你留下來」,臺師成人球,離鄉背井,刻苦耐勞存錢,希望安身立命,但可能事與願違。吳建忠說,人民幣換回臺幣中間匯差可能會被吃掉;其次、臺師上課被監聽或學生舉報「思想審查」易產生「認同混淆」問題;第三、未來成家或小孩就學就業面臨取捨;第四、臺師簽「短約」或被迫利用過往人脈回臺做「臺灣研究」(情報工作)心理壓力不小。 

吳建忠建議,陸委會應就臺灣老師、研究人員赴陸作追蹤調查,將可能面臨情況個案彙整成冊,提供給臺灣教育、研究單位參考,讓更多人了解赴陸真實情況。談到中共分化臺灣,操作國族認同議題,吳建忠認為,臺灣內部允許政黨良性競爭,但不該散布仇恨思想,要一致對外知道誰是我們共同敵人,建構強勁反心戰與公民意識,「民主與極權本質上無法共融」,不要落入中共陷阱。◇

延伸閱讀
中原大學封殺教師 教部開罰10萬
2021年03月26日 | 3年前
桃園教師假日出勤得以支領加班費
2020年12月30日 | 4年前
溫州教師被迫簽不信教承諾書
2020年12月06日 | 4年前
教師例假日出勤 教團籲給加班費
2020年11月24日 | 4年前
潘文忠:逐年調整釋出教師員額
2020年10月19日 | 4年前
108課綱上路兩年 教師負擔變重
2020年10月15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