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主動脈剝離 16小時救命

孕婦併發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案例極少見,當伴隨先天性主動脈血管壁異常,風險將會提升。(Shutterstock)
孕婦併發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案例極少見,當伴隨先天性主動脈血管壁異常,風險將會提升。(Shutterstock)

文/記者李郁玫

36歲的劉小姐在懷孕9個月時,無預警劇烈胸痛、瀕臨休克,緊急送急診。診斷發現,她患有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且因主動脈瘤內膜裂開導致A型主動脈剝離。

劉小姐在幼年時期曾做過主動脈瓣膜修補手術,為了全力保住母子倆,醫師與醫療團隊審慎評估,預測術後沾黏或可延遲主動脈剝離的出血時間,決定先取出胎兒,而後執行升主動脈與主動脈根部動脈瘤置換手術。手術時間逾16小時,術後劉小姐入住加護病房觀察,待病情穩定再轉至普通病房復健1週,即順利出院。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蔡貴棟說,主動脈剝離發好發於動脈硬化、三高、肥胖、先天性結締組織病變患者,而孕婦在第三產程時,受胎兒成形影響,會增加20%的母體心臟輸出量,併發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是同齡無懷孕女性的4倍。

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症狀為劇烈性胸痛,可依病灶分為A型與B型。A型主動脈剝離是侵犯到主動脈弓、升主動脈,死亡率以病發當下每小時1~2%累計,一旦主動脈根部破裂,將造成休克、心包膜填塞死亡,需立即進行手術;B型主動脈剝離是侵犯到降主動脈,可先以藥物控制病況。

蔡貴棟提出,臨床上,孕婦併發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案例極少見,當伴隨先天性主動脈血管壁異常,風險將會提升。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雖然很高,但只要能及時接受治療,多數情況下仍可獲得救治;患者在術後仍需維持血壓控制,注意殘存的剝離血管有無持續擴大,並且要定期回診追蹤。

他呼籲民眾,日常生活一定要養成運動習慣、調整規律作息、避免抽菸喝酒,如果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務必盡速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看醫難 陸孕婦、嬰兒被疫制
2020年02月26日 | 4年前
胸背劇烈撕痛 恐是主動脈剝離
2020年02月08日 | 4年前
調查:陸空汙增加孕婦流產風險
2019年10月17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