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陸空汙增加孕婦流產風險
德國之聲等媒體報導,據BreatheLife的調查,北京空氣的汙染程度超過世衛組織規定標準的7.2倍。對於孕婦而言,流產的風險隨之增大,這是最近一期科學月刊《自然 – 可持續性》(Nature Sustainability)上一篇報告的主要結果。
6.8%孕婦經歷了早期流產
中國多所大學的16名科研人員,考察了近9年時間,對25萬名北京孕婦進行了追蹤調查,結合空氣品質數據的分析,發現暴露於空氣汙染中與增加孕婦早期流產風險有關。她們當中,1萬7,497名婦女(6.8%)的臨床病歷顯示有過流產紀錄。
與此同時,研究者根據距離孕婦居住地點和工作地點最近的空氣監測站的測量數據,計算每名孕婦的空氣汙染物暴露程度,包括暴露時間和汙染濃度。
在對孕婦年齡、職業、周圍氣溫等多項潛在的混雜因素做出控制後,分析結果表明,PM2.5、二氧化硫、臭氧和一氧化碳這4種空氣汙染物都是孕婦早期流產的風險因素。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隨著汙染物濃度上升,孕婦流產風險變得更加嚴重。以PM2.5為例,年均濃度在34~200μg/m3範圍內,濃度越高,流產風險越高。
這個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北京師範大學張立強教授總結說,在孕婦流產這個對中國家庭有很大影響的問題中,「空氣汙染有沒有起作用?起到什麼作用?我們的研究揭開了一種可能性。」
汙染顆粒越小毒害最大
在很多情況下,空氣汙染顆粒物大約是人類頭髮的直徑,而微型顆粒則更小。它們可以直接從肺部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大腦。
本次研究表明,孕婦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可能意味著更高的流產、死產和出生缺陷機率。比如,如母體若長期暴露在PM2.5環境中,汙染物會越過母體-胎兒的血液屏障,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導致胚胎分裂細胞受到不可逆的損傷,並在胎兒發育關鍵期引發缺氧損傷或免疫損傷。
這份醫學研究報告不是第一次揭示空氣汙染同流產之間的關係。今年2月,美國鹽湖城《生育與不育》雜誌發表一份科研報告發現,每立方公尺增加20微克二氧化氮,流產的風險隨著增加16%。
另外,比利時的哈瑟爾特大學科學家近期在《自然通信》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在胎兒出生後,立即收集了非吸菸女性的胎盤。他們均在胎盤接觸到嬰兒的部分發現了碳奈米顆粒,並且顆粒的數量與母親生活環境中的空氣汙染程度相關。
大氣汙染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對民眾健康的嚴重威脅。今年1月10日,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說,如果中國空氣質量能夠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那麼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可能會提高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