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害了文蛤? 首發現:基因多樣性偏低不利存活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中)、教授劉莉蓮(右)與碩士生包家寧(左)團隊,調查研究後首度發現,本土養殖文蛤的基因多樣性偏低,恐不利存活。(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中)、教授劉莉蓮(右)與碩士生包家寧(左)團隊,調查研究後首度發現,本土養殖文蛤的基因多樣性偏低,恐不利存活。(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
文蛤是市面上最常見貝類,但臺灣文蛤養殖近來持續發生大量死亡與生長緩慢等問題,是什麼原因害死了文蛤?國立中山大學研究團隊首度發現,本土養殖文蛤基因多樣性偏低,恐不利存活,建議可自野外引入野生個體增加基因多樣性,以提高文蛤產業競爭力,改善漁民生計。

臺灣文蛤從種苗到養成都可在人工管理環境下量產,目前育苗產業主要在雲林,養成則在彰化、雲林、嘉義及台南等沿海地區。近年養殖文蛤常出現不明原因死亡,政府和學界皆提出影響因子,包括氣候異常、底質缺氧、水質惡化、底土污染、病菌危害、養殖管理不當或基因窄化等。相較於日本、韓國、中國、泰國等紛紛投入文蛤基因多樣性研究,臺灣一直沒有本土相關調研成果。

由中山大學海科系教授劉莉蓮、副教授廖德裕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費時一年多,蒐集金門、淡水的野生文蛤與各地養殖文蛤進行DNA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台灣養殖文蛤基因多樣性,顯著低於中國沿岸野生文蛤。」

此論文已獲刊於國際期刊《水產養殖研究》(Aquaculture Research),這也是率台灣學術界之先、本土養殖文蛤基因調研的第一個成果。

廖德裕指出,有關文蛤死因眾說紛紜,有養殖戶懷疑,因母貝在多次近親繁殖後,造成基因多樣性降低,導致文蛤育成率變差;他認為,每次都用高達一、二千斤種貝育苗方式,近親繁殖可能性不高。文蛤基因多樣性低可能是在人工繁殖一開始,挑選種貝族群太小所造成。

劉莉蓮表示,過去文蛤基因多樣性低尚不至於造成生存隱憂,但在氣候變遷、養殖環境改變等加劇挑戰下,養殖文蛤DNA恐無法有效因應多變的現實狀況;引入野生文蛤,增加養殖文蛤基因多樣性,不失為可行解方。◇

延伸閱讀
科學家發現 神祕遠古人種基因
2020年02月25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