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懂你,再聊我」這其中的眉角在哪裡?

傾聽對方的話語,具有打開對方心扉的效果。(123RF)
傾聽對方的話語,具有打開對方心扉的效果。(123RF)

文/山本昌哉

不光是在做簡報或開會,所有溝通的場合都一樣,如果想讓對方理解你的想法,那就要反過來,先從「傾聽對方說話」開始。

傾聽對方的話語,具有打開對方心扉的效果。

傾聽,不是左耳進、右耳出,單純聽聽罷了,傾聽的重點在於「是否能夠理解」。當對方講完後,你可以用「換句話說,你是OO意思,對吧?」或「有關OO的點子很有意思呀!」等話語,讓對方知道你有抓到重點、理解他的想法了。

「優先理解對方的立場」這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ichards Covey)在《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書中,提到七個提昇自己品格與能力的習慣之一。

像我自己就非常重視這一點:要維繫人際關係的和諧,必先從「理解別人」做起。這也是有效建立起信賴關係的心理技巧之一。

絕對不要打斷別人說話

「優先理解對方的立場」這一點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多人都做不到。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大腦容易覺得「不耐煩」。人類的大腦基本上是採「省電」運作模式,能省力就省力,能不傷腦筋就不傷腦筋。

你試看看就知道了,當我們一邊去理解對方想說的話,一邊又要思考自己想說的話時,大腦會很累。對大腦而言,去理解別人,算是「多出來的作業」,是在「加班」來著。

不僅如此,當我們拚命去理解對方想說的話時,往往會害自己該講的沒講,甚至會忘了自己到底想講什麼。但是,不管怎麼樣,「打斷對方」是最不可取的行為。因為,對方會覺得你不夠理解他,不夠尊重他。

忍住自己想講的話不說,先聽對方說。我知道這樣會讓你覺得欲求不滿、不吐不快。但是,要想建立起與對方的信賴關係,一定要這樣做。因為當對方的話沒講完,被你打斷了,他也會覺得不快,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壓力噴發出來喔!

不要說「Yes, But」,要說「Yes, And

為了做到「優先理解對方的立場」,我會使用「Yes, And」的方法。

「Yes, And法」是一種讓人把你的話聽進去的心理技巧。當我們與對方意見相左時,不要馬上就否定對方的意見,應「先予以肯定」,讓他覺得你接受它了,然後你「再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對方會比較能把你的話聽進去。這根據的是人想要投桃報李的「回報性法則」。

讀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Yes, But」方法頻頻出現,幾乎每一本書都看得到,但我個人不太推薦。因為,不管怎麼說,你都是在否定對方的意見,一開始的 「Yes」(退讓),只是為了在最後給對方致命的一擊「But」(但是)。對方會感覺到你缺乏善意,甚至覺得你在耍他。

理想的狀況是像「合氣道」一樣,借勁使力,在肯定對方意見的同時,也把對方引導到自己的意見裡,讓他順著你的邏輯走。比如像下面這個例子:

客戶:「這次我們公司要砸3億元做促銷,你覺得怎麼樣?」

你:「是喔(Yes),這主意很不錯。那等一下(And)我們就來討論預算要怎麼編列吧?」

客戶:「嗯,那確實很重要。」

你:「是的,感謝您。」

※你沒有否定對方的意見,自然就不會引起反彈。

比起「那很好,但(But)預算要怎麼辦?」的說法,「我們順便(And)把預算審一下」之類的說法,應該會中聽許多吧?

你並沒有批評對方的意見,只是在一旁提醒,把你的擔憂說出來而已。

善用「然後、而且、為求慎重起見、順便」等連接詞,都可以發揮類似 「And」的效果。

一般人必須先得到別人的理解,才有餘力去理解別人,才會產生想要去理解別人的心情或心思。這一點是你該意識到的,自己先要跳出這個框框, 才能藉這項「人性特點」來操縱人心。

當然,雙方能互相理解、達到共識是最理想的狀況,不過,當你的腦袋打結、談判陷入膠著時,「Yes, And」這個方法或許可以緩衝一下,幫你爭取到一些時間或空間喔!

——摘編自《智商前2%的天才都在使用、「OK」「YES」點頭率超高:最強「人心」操控心理學》,(方舟出版社提供)◇

 

延伸閱讀
電器修理的附加價值
2020年03月30日 | 4年前
失速社會 我們忘了「尊重」嗎?
2020年04月07日 | 4年前
「傾聽」 拉近疏遠的親子關係
2019年10月17日 | 5年前
「為什麼?」讓人際關係變冷淡
2019年10月22日 | 5年前
樂於傾聽 讓你成為萬人迷
2019年10月16日 | 5年前
放下手機 提筆寫信傳遞溫度
2019年05月22日 | 5年前
只是需要一個傾聽者
2018年11月24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