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父母能勝任在家教學嗎?
一般來說,父母可能不願在家當孩子的老師,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稱職。許多父母可能會有以下問題:我能教好孩子們嗎?孩子應該花多少時間做作業?我應該注重教哪些課程?
其實,作為自家孩子的老師,父母比學校的老師具有明顯的優勢,因為他們要教的學生數目少。但是做父母和做孩子的家庭老師完全是兩回事。當父母既是老師又是家長時,有些孩子可能會有些困惑。比如,有一位二年級的學生的母親是一位代課老師,在課堂上,該學生稱母親為:「媽媽老師」。
父母可以在家裡做個好老師嗎?
儘管如此,有些父母是可以勝任做家庭老師的,甚至比學校的老師毫不遜色。在過去的3、40年中,美國對大量的學生進行了研究,對於來自家庭學校的學生和就讀公立學校的學生做了許多調查。結果表明,這兩組學生在進入到大學學習時,他們的學業和社會適應能力沒有差別。
以前,很少有父母願意在家中當孩子的家庭老師,除非是那些特別有興趣的父母願意這麼做。但是在疫情下,許多事情出現了變化。現在,無論有沒有興趣,父母們都得在家教自己的孩子學習。
一般來說,家長教師沒有教師證書,而學校的老師則具有專業的資格驗證。但是,研究表明,家長教師可以和專業教師教得一樣好。大多數父母應該對自己充當的家庭教師一職更有信心。當然,父母和老師應該齊心合作,為被困在家中的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
實際上,老師們已經準備好了學生們的課程安排以及作業,因此家長只需要監督孩子按時完成這些課程和作業就行了。但是,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有些父母可能需要根據老師的建議給學生做一些補習,如用教科書和一些網上教學資源。
在與學校老師合作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家長的努力會促使一些老師提高教學,由此而促進老師與其他學生和家長的有效溝通。這樣一來,父母將更加重視與老師的合作、溝通。由此而形成的良好的教育、學習責任感可能是這一段時期被動形成的家庭學校所帶來的正面效應。
父母該花多少時間在孩子學習上?
加拿大和美國,分別對於學生在校內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進行了調查、研究。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是指學生在學校一天內(大約6個小時),實際用於完成教師的教學計畫所用的時間。
該研究有兩個重要發現。首先是教師教學效率的差異。一些老師用了大約90%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而另一些老師只用了大約30%的時間。
在加拿大的公立學校中,平均約有50%的時間用於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在一個6小時的上學日中,一個學生平均用3個小時完成「學習任務」。
由於私立學校的教育費用是由家長直接支付的,因此,私立學校的老師通常會比公立學校的老師在教學上花更多的時間,教學效率也更高。
新加坡和日本的教師都比加拿大的公立學校的教師要有效得多。在這些國家中,公立學校的老師不僅比加拿大的老師花更多的時間在教學上,而且他們的課程設計更合理有效,教科書的編排也更好。
這項研究還表明,與大多數公立學校的老師相比,父母在家庭學校裡會用更多的時間在完成「學習任務」上,但是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必須給孩子每天安排固定的學習時間。
我建議每天的學習時間:低年級學生(四年級以前)1個小時,中年級學生(五年級到國中二年級)約2個小時,高年級學生(國三到高中)約3個小時。學習時間應該盡量安排在上午,在孩子們精神比較好的時候。
父母應該注重教哪些課程?
顯然,父母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在職業和愛好方面,比學校的老師有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因此,即使這些不是學校規定的課程,父母也應該對孩子們講授一些自己專業方面的知識。
比如,孩子們可以在「學習時間」內學習烹飪、駕駛和一些基本的農業知識,以此作為學習生物學、地理和數學的基礎。
但是,語言和數學是學生必須要學的兩個核心課程。因此,圍繞著這兩門核心課程多做一些練習和實踐至關重要。
當然,父母也可以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其他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例如,睡前唸書給孩子聽,和孩子一起玩拼字遊戲,帶孩子參觀世界著名的博物館等。實際上,父母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充實孩子們的家庭學習。
毫無疑問,即使父母不如最好的那些老師,但他們大多數都能勝任作為自己孩子的家庭學校老師的工作,每天只需要花1到3個小時來幫助孩子完成功課。之後,可以讓孩子在沒有太多的約束下,探索他們感興趣的課程和領域。
不論每個家長使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大家都需要耐心地等到疫情結束,生活恢復正常。那時,我相信會有一些家長決定繼續家庭學校。但是,大多數父母可能會願意將教育子女的任務還給學校的老師。也許這些父母會更加感激老師為孩子們的辛勤付出。
作者簡介:
羅德尼.克利夫頓(Rodney A. Clifton)是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名譽教授,「公共政策前沿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原文During the Pandemic, Can Parents Do an Adequate Job of Homeschooling Their Childre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不代表《大紀元》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