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性思考——職場必備技能

提升邏輯性思維時,最應該矚目的就是「演繹性思維」、「歸納性思維」和「溯因推理」等推論性的思維架構。(123RF)
提升邏輯性思維時,最應該矚目的就是「演繹性思維」、「歸納性思維」和「溯因推理」等推論性的思維架構。(123RF)

文/AND

有邏輯地思考,是在工作上不可或缺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把「主張和根據」、「原因和結果」、「目的和手段」連在一起思考,導出「因為○○,所以△△」的結論。這時需要的是拋開主觀想法,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並有效率地拓展思考的能力。

本文並非主張不需要主觀或感情,但邏輯性思維是運用它們時不可或缺的基礎。談到促進創造性思維的方法,為了實現腦中天馬行空的想法,也必須擁有邏輯性的思維能力。

在提升邏輯性思維時,最應該矚目的就是「演繹性思維」、「歸納性思維」和「溯因推理」等推論性的思維架構。演繹和歸納在簡報、寫作相關書籍裡也經常出現,因此你對這兩個詞彙也許不陌生。但即使知道演繹和歸納等字眼,大部分的人應該也很難解釋其意義。理解演繹和歸納的差異,除了能學會具有邏輯的思考方法,更能體會思考的樂趣。

一有想法就寫下來!

當思考進行到某種程度後,請不要只在腦中想,而應該將它輸出,想辦法獲得客觀的評價。輸出的方法不拘,可以用說的、進行簡報,或是寫在部落格上。當想法還在腦中時,我們可能自以為已經完全掌握了;然而一旦試圖將它傳達給別人,往往就會出現別人無法理解的地方。

相信各位會發現,這些別人無法理解的地方,其實正是缺乏邏輯性思維的部分。請打造一個讓別人願意踴躍提供評價的情境,請旁人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檢視自己的想法,便能提升思維的能力和韌性。

問題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本文將「問題」定義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例如,理想狀況是「能兼顧育兒與工作的公司」,卻「每天都必須加班」,那「每天加班」的狀況,就是現實與理想的「落差」,也就是「問題」所在。從發現問題到設定課題的大致流程如下圖所示。

從發現問題到設定課程的流程。(采實文化提供)從發現問題到設定課程的流程。(采實文化提供)

假設「每天加班」是問題,則可推測出原因可能包括「工作效率太差」、「業務負責人之間溝通不良」等。為了排除這些原因,可先設定「檢討業務流程」、「建立業務進度共享制度」等課題,再思考可實現上述目標的具體行動,並付諸實踐。

明確找出結論與根據的關聯性

基本概要:

「邏輯性思維」能釐清結論與根據的關聯性,幫助進行客觀而有效率的思考。也可以說是用「因為○○,所以△△」來連結兩件事的思維架構。

明確找出結論與根據的關聯性。(采實文化提供)明確找出結論與根據的關聯性。(采實文化提供)

倘若結論和根據沒有互相呼應,就無法掌握自己的思考內容,在試圖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他人時,便會陷入無法令對方理解的窘境。想避免上述情形,必須擁有符合邏輯的思維。

試圖透過語言或文字傳達。(采實文化提供)試圖透過語言或文字傳達。(采實文化提供)

邏輯性思維是一種囊括各種元素的概念,本文說明如何分別釐清結論與根據,再將兩者結合,並將此觀點融入日常生活的思考中。

思考方法

1決定核心問題:

設定「核心問題」,也就是要思考的主題。

2蒐集資料:

蒐集1所設定之核心問題的所需資料,並再加以整理。並非漫無目的地蒐集,若能事先適度解析核心問題、將資料的整體輪廓加以視覺化,效果更佳。

3思考已掌握了什麼:

思考透過在2蒐集並整理的資料,自己已掌握了什麼,也就是從資料中找出「解釋」的步驟。請思考每份資料各具有哪些意義,最終目標是找出1核心問題的結論。

4將邏輯結構化:

導出最終結論後,便可梳理從頭到尾的思考過程。在掌握結論與根據的輪廓時,推薦將其整理成以結論為頂點的金字塔結構。透過「Why so」(因為)與「So What」(所以)來確認彼此是否連結、有沒有遺漏或重複。

促進思考的小提示】

頭腦打結的時候,就把想法拋出來!

倘若在組織邏輯時遇到瓶頸,就請具體輸出想法,而不要只是在腦中思考。試圖將想法傳達給別人時,就必須釐清邏輯,才能讓對方理解。在說話或撰寫文章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掌握原先模糊不清的部分,進而促進邏輯思考。

——摘編自《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采實文化提供)◇

 

延伸閱讀
掌握2W1H思考問題 應用於生活中
2020年03月17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