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魚坊的攝影心視界】黑髮紅痣枝上啼

Pycnonotus taivanus鵯科。(攝影/鄭清海)
Pycnonotus taivanus鵯科。(攝影/鄭清海)

文/鄭清海

聽到枝頭巧克力

以為白頭輕聲啼

抬頭仰望烏頭翁

黑髮紅痣真稀奇

生態閱讀趣:

烏頭翁Pycnonotus taivanus鵯科

又稱台灣鵯,為台灣特有種。體長約18公分,頭頂至後頸羽色烏黑,喙邊有顆紅色小痣,雙頰、耳羽、喉部及腹部為白色,胸部呈淡褐色,背部、翅膀及尾羽為黃色帶灰色。生性活潑,秋冬時可見群聚於樹上活動,繁殖期為每年3~7月,雌雄鳥共同育雛。

聽到枝頭巧克力,以為白頭輕聲啼,抬頭仰望烏頭翁,黑髮紅痣真稀奇。(攝影/鄭清海)聽到枝頭巧克力,以為白頭輕聲啼,抬頭仰望烏頭翁,黑髮紅痣真稀奇。(攝影/鄭清海)

體長約18公分,頭頂至後頸羽色烏黑,喙邊有顆紅色小痣,雙頰、耳羽、喉
部及腹部為白色,胸部呈淡褐色,背部、翅膀及尾羽為黃色帶灰色。(攝影/鄭清海)體長約18公分,頭頂至後頸羽色烏黑,喙邊有顆紅色小痣,雙頰、耳羽、喉 部及腹部為白色,胸部呈淡褐色,背部、翅膀及尾羽為黃色帶灰色。(攝影/鄭清海)

烏頭翁與近親白頭翁雖然外型非常類似,但生活區域確有明顯地理隔離,但近年來由於人類開發活動改變白頭翁棲息地,加上傳統信仰大量放生鳥類導致棲息地重疊,又因血緣相近,產生具繁殖能力的雜交個體,嚴重影響到烏頭翁族群的基因完整性。◇

烏頭翁與近親白頭翁雖然外型非常類似,近年來由於人類開發活動改變白頭翁棲息地,加上傳統信仰大量放生鳥類導致棲息地重疊。(攝影/鄭清海)烏頭翁與近親白頭翁雖然外型非常類似,近年來由於人類開發活動改變白頭翁棲息地,加上傳統信仰大量放生鳥類導致棲息地重疊。(攝影/鄭清海)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