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台 學者:外需帶動內需成長契機

【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12日指出,好的循環模式是外需若帶動好的經濟成果,應該能創造內需、滾動內需的成長。過去台灣沒有條件或根本沒想到這樣做,現在台商回台也許是個契機。如果真能從回台廠商篩選出高階、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就不能再用過去的思維,只想提供廉價的勞動、土地,可考慮外需帶動內需良性的經濟成長模式。

邱俊榮在「2019 TAIWAN+ plus forum台灣加碼」座談會上表示,過去產業(包括製造業 )發展外需驅動非常強,都認為台灣市場很小,若要創造就業機會必須靠出口。政策大部分也都為了外需,外需帶來經濟成長,經濟成長後又為了下一波外需,永遠都只為外需。吳敦義擔任副總統時曾批評過,「你們都不讓電漲價,都用廉價的電,用台灣廉價的資源去服務外國人。」

邱俊榮說,台灣用很廉價的投入刺激輸出,來驅動經濟成長。照說經濟成長結果應該轉化為全民能夠共享的所得、生活條件,但單位所得提高、生活條件提高、勞動條件改善後,卻沒辦法做下一波外需,永遠是這一波外需,為了下一波外需。

邱俊榮表示,如果希望台灣未來的產業能夠在數位經濟時代、AI時代,真正達到創新驅動的經濟體系,就應該實踐過去一直說卻沒做到的事,也就是台灣有非常好的ICT產業基礎,ICT產業基礎應該跟所有的產業搭配,甚至做為發展其他產業的良好支撐。

邱俊榮指出,荷蘭三大產業依次為食品工業、機械工業、石化工業,都是傳統產業,但荷蘭的知識經濟表現得非常好,附加價值、薪資都表現得非常好。從荷蘭的例子可以看出,重點不在於台灣要發展哪一類型產業,而是在既有、良好的ICT產業基礎上,真正落實ICT產業協助其他產業發展,才能在未來5G、AI時代,與經濟發展軌跡做比較好的結合,達到創新驅動經濟,真的帶動好的勞動條件、高薪就業機會。在台商回台的時間點,怎樣透過台商回台契機,讓台灣的經濟往下一階段邁進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
台商資金回流 或破7千億
2019年07月09日 | 5年前
產業聚落佳 越南台廠多在北越
2019年07月05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