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女兒「壺蓋公主」——阿剌海
成吉思汗憑藉卓越的德行、戰略及武功統一蒙古諸部,締造了大蒙古國。他常年出征在外,軍務倥傯。偌大的帝國,他交由誰監國,才能心無旁騖,沒有後顧之憂地遠征花剌子模?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子:朮赤、窩闊台、察合台、拖雷,均是驍勇善戰的大將。蒙古大軍第一次西征,他們全都跟隨其父參與遠征,立下赫赫戰功。
然而對於成吉思汗的女兒,人們鮮少了解,不過她們也並非柔弱之輩。其中,第三女阿剌海別吉嫁入汪古部,也立安敦嫁入畏兀兒王國。
帝國之盾
阿剌海統轄汪古,為蒙古提供了深入中國腹地的戰略基地;也立安敦在畏兀兒王國為蒙古牢牢地掌控絲路貿易,溝通多元文明。女兒扯扯亦堅遠嫁斡亦剌部,相較於其他姐妹,她的勢力最為羸弱,但與蒙古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在蒙古的影響下,斡亦剌人吸取蒙古文化、語言與生活方式,「使蒙古人控制了直抵北極圈內的貿易路線。」
成吉思汗最小的女兒,史書未記載她的名字,只知她嫁給哈剌魯的阿兒思蘭汗(Arslan Khan)。阿兒思蘭汗隨大軍出征,她留下來統轄哈剌魯,使蒙古人取得通往南部穆斯林區、西部乾草原,繼而挺進俄羅斯與歐洲的途徑。
這幾位蒙古公主,就像是成吉思汗安插在蒙古四周的盾牌,堅實地守護著中心的蒙古。
汪古助蒙 攻破乃蠻
這幾位公主中,阿剌海別吉最充滿傳奇色彩。她的所言所行,在當時曾令道教高人丘處機驚歎。
阿剌海所轄的汪古部,處於遊牧民族和漢族定居區之間的交界地帶。汪古部因為長期和漢人以及絲路沿線諸多文明有交往,所以這一部族較早地擁有了讀寫傳統,建造屋舍城鎮的能力。汪古部織藝也很精湛,能用柔軟的駱駝毛混合中國的蠶絲,織成精美的織物。金朝時期,汪古部作為金國的藩屬,長期防守北方長城,為金朝抵禦蒙古。
西元1204年,鐵木真在萬軍陣前與汪古部首領阿剌兀思結為「安答」,即結義兄弟。在汪古部軍的先導下,蒙古軍隊攻破乃蠻部。為了表彰阿剌兀思,鐵木真將第三女阿剌海別吉嫁給阿剌兀思之子不顏昔班為妻。
阿剌海出嫁之前,成吉思汗叮囑她,最好的友人是自己明智的心,「你有很多東西可依賴,但最可靠的是你自己。」並一再提醒她,行事謹慎小心。
拋灑馬奶 為女祝禱
當阿剌海別吉上馬離去時,她的母親孛兒帖像所有的蒙古母親一樣,站在氈帳前,用木製的大勺「察察爾」(tsatsal)從桶裡舀起馬奶,灑向天空,直到女兒的背影消失在她的視線中為止。
蒙古風俗敬天,崇尚白色,衣冠服飾素樸,就連祭天的祭器也都是純色。以此表示蒙古人心懷遠古,以祭天敬神的禮義,報答庇護生命之本的原始神明。
以純白色的馬奶祝禱祈福。無論白晝與暗夜,白色為她延伸腳下的路,使她不會迷失。跟著白色走,比較容易遠離誘惑、黑暗的罪惡。所以,也有學者認為,蒙古母親將馬奶灑向天空,為女兒祈禱的同時,也提醒她行事要遵守禮義,遠離歧路與罪惡。
蒙古以此方式,祈禱神明庇護,讓後代子女能夠使用視線所及之內的土地、清水與草地。自古以來,馬奶祭作為草原古樸的禮義,溝通著蒙古人與神明的聯繫。
統轄汪古 安撫軍心
阿剌海嫁入汪古部,她的夫婿隨成吉思汗出征在外,於是她成為統轄汪古部的最高權力者。對於蒙古,汪古部也成為進入中原腹地的門戶。
成吉思汗遠征在外,阿剌海不僅要為父親操持軍國大事,還要經常率領兵馬,巡視國土,撫慰各地將士,以安定軍民之心。
蒙古大軍第一次西征期間,成吉思汗召請道教高人丘處機。丘處機在《上汗書》中對成吉思汗說:「貧道至大漠已久,親歷大汗一統蒙古,征夏滅金,鐵騎蔽空,所向披靡。」丘處機在大漠親眼見證了成吉思汗一統蒙古、所向披靡的神勇。
侃侃而談 壺蓋美德
在一次宴席上,丘處機取出一把漢壺,詢問諸將領,這把壺哪一個部位最重要。將領們有的說壺嘴、壺把、壺身重要,阿剌海別吉卻說:「壺蓋最重要。」接下來她的話令將領們都感到震驚。
她說:「想到我們蒙古族,如今雖然擁有像壺身般腹占所有、壺嘴般隨意導流,壺把般把持傾覆的力量,然而問鼎中原,建立帝國,必須學會壺蓋的美德,這才是當務之急!」
阿剌海認為壺蓋的美德,包括時時勤懇,刻刻警惕。壺空時,要打開壺蓋注水;壺滿時,要趕緊蓋上,以免灑溢。一把漢壺能容納乾坤,然而首先要能打開壺蓋,才是容納陰陽的開始。
她的話令丘處機感到極其震驚,同時為成吉思汗感到高興,她說的話正是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座右銘。於是在丘處機的奏請下,成吉思汗冊封阿剌海為「壺蓋公主」,以此希望蒙古倡導新風,圖謀長久,利國利民。
成吉思汗接受他的建議,頒布《冊封阿剌海別諭》,冊封阿剌海為「壺蓋公主」,並特諭,當成吉思汗遠征在外時,賜予她生殺大權,由她全權行使監國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