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孩子情緒低落並非是精神疾病

如何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情緒低落現象呢?(Fotolia)
如何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情緒低落現象呢?(Fotolia)

編譯/伊璉

當今,報紙雜誌上到處充斥著「心理健康危機」存在的話題,且特別關注學院和大學校園裡的年輕人。事實上,如果相信媒體的報導,就會深陷到「精神疾病」的說辭當中,這可能會讓高等教育機構感到格外的緊張,接踵而來的就是藥物介入、治療介入等,恐慌如影隨形。

那麼,我們該如何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情緒低落現象呢?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的庫切爾(Stanley Kutcher)博士認為,情緒低落並非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病患人數並未上升。

這位知名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家表示,雖然年輕人對負面情緒的自我報告正在增加,但是報告所使用的級別並未考慮代際差異並加以調整,而且報告結果也沒有得到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的明確驗證。此外,導致這種恐慌的一些調查還將不同的問題歸入毫無意義的類別(例如將「一直」和「經常」歸為一類)。

庫切爾解釋說,自我報告確實可以識別日常情緒的起伏,但這些並不是診斷精神疾病的標準。校園裡的年輕人可能會比以前感覺到更多的負面情緒,但這並不等同於現在的年輕人,比以前遭遇更多的精神障礙。

事實上,庫切爾博士認為,負面情緒是健康的。雖說青年人的負面情緒自我報告增加了,但這些問題不是精神疾病發病率大幅上升的結果。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對精神疾病術語了解貧乏,以及對生活挑戰激發的正常情緒的不現實預期有關。在很多情況下,受調者自我診斷的「病症」源於不能將本屬正常的生活中遭遇的打擊和無法控制的病態區分開來。

他分析說,有越來越多的傾向認為,(精神)健康就只是感覺良好,相應地消極情緒,就會成為一種不適的標誌。正常的負面情緒實際上促進了成長,對人類的發展與適應至關重要。沒有負面情緒,我們就只存在於「歡樂谷」(Pleasantville)中。如果不應對負面情緒向我們釋放出的挑戰與機遇,我們就無法培養在生活中的適應能力。

心理健康並非是個帶著燦爛笑容的靜態概念,生活中有歡樂也有憂傷,不會天天都是開心的日子。庫切爾博士認為,即便我們有負面情緒,我們仍然心理健康。◇

延伸閱讀
心理健康系列四 別再為焦慮抓狂
2017年03月27日 | 7年前
感恩改善心靈 也改善世界
2016年12月20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