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花園與小確幸

如果一國一地只顧終日沉醉在「小確幸」的日子,再美好的後花園,也只會漸成讓本地人紛紛出走的鮑魚之肆了。」(fotolia)
如果一國一地只顧終日沉醉在「小確幸」的日子,再美好的後花園,也只會漸成讓本地人紛紛出走的鮑魚之肆了。」(fotolia)

文/袁紹珊

趁著復活節四天假期,二話不說買了機票從澳門飛往台北。難得四月的週末如此晴朗清涼,獨個兒跑去號稱「台北後花園」的貓空逛逛。

遊人不多,像我這樣孤零零閒逛的人更少,但我不寂寞。無論在捷運、纜車廂,還是坐下來品茗用餐,身邊都是熟悉的粵語。

是啊,打開臉書,許多港澳朋友都不約而同跑到台灣來了,他們最愛拍照上傳的除了台灣的炸雞排、牛肉麵,就是寫在柏油路上那個巨大的「慢」字。

台灣這幾年儼如港澳人的後花園。「台灣遊」的熱潮從未如此高漲,二○○三年港澳旅客訪台人次更首度破百萬,占總旅客人數的七分之一,是陸客人數的一半。

買廉價機票飛到台灣度週末,嚷著要移民台灣的港澳青年越來越多,他們朝思暮想台式美食和文藝小清新,希望賺夠了錢到花蓮開民宿、在台北開咖啡店,尋找所謂的自由與安慰。所以當台灣要將港澳人士的移民門檻提高至一千萬元新台幣時,不少人紛紛盤算著要趕尾班車, 但美妙夢境卻不禁被台灣的低薪現實戳破。

除了休閒享樂意義上的度假勝地,台灣也曾經是中國文學乃至中華文化的後花園。上世紀八○年代末,作家董橋就提出過「台北後花園論」。他曾在〈給後花園點燈〉一文斷言:「台北是中國文學的後花園。」

他心中的「後花園」不是貓空式的都巿人週末休閒,不是拉斯維加斯式的娛樂消遣,他的「台北後花園」栽種的都是文化鄉愁的花卉樹苗——

「……經濟、科技的大堂固然是中國人必須努力建造的聖殿,可是,在這座大堂的後面,還應該經營出一處後花園:讓臺靜農先生抽菸、喝酒、寫字、著述、聊天的後花園。」

八、九○年代的澳門也曾經是港、台旅客的後花園,一個充滿霓虹燈的荒廢遊樂園。偶爾到充滿歐洲風的小島玩耍一下是美好的,但日復一日活在這樣一個「後花園」的日子無聊難過。

一九九七年前後,是港、澳人移居台灣的高峰,大量港、澳僑生負笈台灣,離鄉背井到富裕的台灣討生活,我的兄長、姨丈也在台北念書、工作了好幾年。那時候大家都抱怨台灣物價昂貴,連買一包零食、一杯珍珠奶茶也要思前想後仔細計量,現在倒是驚訝於一個台灣燒餅的價格和十年前相差無幾。

從貓空山區回到台北盆地,約了幾個台灣朋友吃飯,我問他們到處都是吱吱喳喳如鳥鳴的粵語,遊客穿梭你們的巷弄如魚得水,對東區或溫州街的小店如數家珍,會否覺得平靜的生活被打擾? 說穿了,港、澳地區旅遊承載力問題近年討論得沸沸揚揚,許多港澳人去台灣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避開假日大陸自由行旅客的人潮。

觀光產業從來都是雙刃劍,一方面挑動著與旅遊承載力相關的排外情緒,同時輸出本土文化賺著世界的錢。旅客來這個「後花園」,為的不一定是董橋式的文化之旅,然而吃、喝、拉、撒之餘,他們已把這裡的捷運讓座文化看在眼底,把計程車司機關注時政的熱情記在心裡,那是台灣這個「後花園」作為蘭芷之室的一大功德。

然而沒有一個地方甘心永遠裹足不前,永遠成為別人風光背後的靜默花園,沒有活水活泉,關起門過日子,漸漸失去作為國際都會應有的視野、自信和氣度。個人可以選擇活得「微小而確實」,但如果一國一地只顧終日沉醉在「小確幸」的日子,再美好的後花園,也只會漸成讓本地人紛紛出走的鮑魚之肆了。◇

——節錄自《喧鬧的島嶼:台港澳三地文化隨筆》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閱讀
民調吊車尾 柯P:虛心改進
2016年05月30日 | 8年前
元旦連假有譜?江揆:回去研究
2014年09月29日 | 10年前
中原商圈夏日祭 七月集點抽好禮
2014年06月24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