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退化性膝關節炎和膝內障礙
膝內障礙 韌帶軟骨受損
之後,接受關節鏡修復、韌帶重建手術與高位截骨矯正手術,才順利緩解疼痛,返回工作崗位。成大斗六分院骨科施建安醫師指出,膝關節內部主要由膝軟骨、半月板、十字韌帶組成,一旦受傷,都可能造成膝蓋活動障礙,醫學上稱膝內障礙;除可能會聽到異聲、彎曲受限外,甚至可能導致膝穩定性不佳,提早造成膝關節軟骨軟化、磨損及退化。
而退化性關節炎,係指在長期受力下,膝關節軟骨磨損而造成膝關節產生骨刺,關節間隙變小,進而造成膝關節疼痛、腫脹情形。早上起床可能會有關節僵硬或疼痛,嚴重者可能出現如O型腿、X型腿等關節變形,以及關節囊攣縮、伸不直的情形。
退化性關節炎 提早發生
施建安醫師說,隨著年紀增長,關節磨損的狀況也會加劇,身體負重增加也容易造成關節退化,因此,退化性膝關節炎主要出現在年長患者、勞力工作者、停經後女性。但施建安醫師也指出,因飲食習慣改變、運動風氣盛行,近年來退化性膝關節炎已有年輕化現象,目前在門診已經有很多不到30~40歲的患者因膝蓋疼痛前來就診。
而膝關節的病變可藉由病史、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有效診斷。對於膝內障礙患者,如果保守治療效果有限,可考慮以微創式膝關節鏡治療,來改善患者活動受限、疼痛,增加膝關節的穩定度,減緩膝關節退化。
膝關節平時保養 3重點
退化性膝關節炎依X光的嚴重度分為4期(Kellgren and Lawrence 分類系統),主要的治療原則是調整生活型態、減少膝關節的負荷和使用頻率,包括降低體重及減少工作負重量,施建安醫師提醒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膝關節運動可考慮游泳、室內腳踏車等膝蓋低負荷的運動。
2. 爬山、反覆上下樓梯、跪姿等,均會增加膝蓋的負擔,建議減量。
3. 在均衡飲食之外,可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的維生素類食物,如魚類、 肉類、深色蔬菜和水果等。
施建安醫師也特別提醒要有保養的觀念。他說,比起完全不動,適量活動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恢復來得有效;復健治療或自主膝周圍肌肉訓練,直抬腿以及膝彎曲運動等,對膝關節的功能性維持也相當重要。
嚴重患者 輔以藥物治療
至於較嚴重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需同時輔以藥物治療來改善疼痛感。口服藥物有止痛藥、消炎藥、類固醇,膝關節內注射則以玻尿酸為主,以達到關節潤滑與降低發炎等效果。至於自體血小板免疫血清回輸療法(PRP)也有病患嘗試,效果則是因人而異。
施建安醫師說,藥物控制效果不佳患者,也可考慮進行局部膝周神經阻斷術來緩解膝蓋疼痛;成大斗六分院採用X光導引注射或射頻燒灼阻斷痛覺神經,達到降低疼痛的效果。
對於部分第二、三期、保守治療效果不彰的患者,則可考慮進行截骨矯正手術,以保留膝關節、矯正下肢變形及緩解疼痛。但末期(第四期)患者,則建議採單踝或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以達到全面性的治療效果。◇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 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