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非貨幣 楊金龍:高風險虛擬商品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2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詢時再度重申,比特幣「當然不是貨幣」,而是高度投資風險的虛擬商品,並提到目前虛擬通貨發展受限,主要是有三大因素。
楊金龍在財委會就「虛擬通貨發展現況及主要國家監管措施」與「如何避免泛公股行庫藉著防制洗錢所需,針對香港澳門大陸地區金流進行嚴審現象」進行專題報告。
他提到,虛擬通貨業者試圖透過首次代幣發行(ICO)、比特幣期貨及比特幣ETF等商業模式,打造新生態體系,以擴展業務,但目前發展未如預期。
楊金龍說,除前揭發展情況不如預期外,另由於三大原因,包括虛擬通貨缺乏內涵價值及實質用途;不具備貨幣功能,信任機制不健全,存在技術缺陷;且易遭不法使用,對社會帶來負面印象等,導致目前虛擬通貨與實體經濟的連結度低,發展因而受限。
不過,楊金龍表示,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雖然應用於虛擬通貨發展有限,但應用於實體經濟或有發展潛能。
他提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標榜無須通過中介機構處理、採用加密技術並由多個節點驗證交易,將交易紀錄於區塊鏈帳本上的虛擬通貨,在2009年初問世,掀起一波虛擬通貨的熱潮,虛擬通貨產生的方式不同,全球市場總市值約2,210億美元,目前市場上交易的逾2千種;今年1月總市值達8,200億美元,近期總市值僅約2,210億美元,較1月底減少逾七成,其中比特幣占比超過52%,總市值與其他實體經濟資產相較仍低。央行倡議各國採行一致的監管標準、加強國際合作,建議各國持續監控虛擬通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