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藥品療效差 可透過雲端通報
衛福部健保署、食藥署聯手建立用藥品質防護機制,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新增通報「疑似藥品療效不等」欄位,讓醫師在看診時可以直接通報,後續將進一步評估與追蹤藥品療效。
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為監測藥品療效,2010年建置藥品療效不等通報系統,供醫療人員及民眾進行通報,2016年更完成行動裝置通報系統,方便利用手機等進行通報。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由於臨床上偶爾有病人會向醫師反映,在習慣服用某一醫師處方藥物後,自覺藥效改變,而向醫師反映前後藥品之療效有不相等疑慮,因此健保署和食藥署合作建置的藥品療效不等通報平台,可望擴大蒐集第一線醫事人員對於藥品療效的相關資訊,對於提升國人用藥品質具有實質助益。
食藥署在接獲健保署提供的藥品療不等的通報案件後,會依循既有的作業程序,評估是否符合療效不等定義,若符合原則,且經臨床專家評估具療效疑慮後,就會啟動藥品品質調查。針對常被通報的成分藥品,也會列為市場監測的品項。
吳秀梅強調,去年藥品療效不相等有29件通報,前年則有52件,其中史帝諾斯及每福敏雖近三年每年各只有一件遭通報有藥品療效不等的問題,但因連3年都榜上有名,食藥署因著手進行抽檢,對於不合格藥品將要求回收改善。
食藥署強調,建議臨床醫師應針對病患使用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之藥品,在用藥前、後而發現疑似藥效改變,才有通報的價值,否則容易失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