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衝破治癌瓶頸 就要在癌症之外看到人
編者按:現代人莫不「聞癌色變」。但有些患者的癌細胞竟離奇消失了,其中不乏醫師宣告放棄的人。主流醫學認為是「自發性好轉」。為何現代醫學的思維模式無法解釋?其他方面的專家如何解讀?有哪些領域值得人類鑽研抗癌密碼?
有位班恩哈德‧隆恩醫師提到,長期來看,沒有任何病患能接受行醫者單純以患者本身的病症,當作其身分的標記,自己不過是一堆支離破碎生物部位的聚合體。病人深切盼望能遇到這樣的醫師——既能關照他們運作不順的生理組織,也能感受其受苦難的靈魂,並進一步建立夥伴關係。這句話道盡了現代醫學的不足之處與面臨的困境。
現代醫學困境 忽略「全人」照護
寄生蟲病、傳染病、營養缺乏症等,曾是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而在現代社會,心理、社會因素方面的疾病已取代成為重大健康問題。對這些疾病,只用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診斷、治療和預防,並不能全然解決問題。
在談現代醫學的困境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何謂「生物醫學模式」?現代醫學的重點集中於研究生物學的改變,也就是從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去探究疾病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由於側重生物醫學方面的診治,現代醫學只看到了「病」,在臨床工作上端賴藥物和手術來消除病灶。
事實上,人除了有形的肉體外,還有無形的精神、意識。在疾病發生的原因與後續發展上,精神、意識經常起到了主導性地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一種生理、心理、社交都處於完全安適的狀態,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而已」。
然而,「生物醫學模式」把人和疾病分離,孤立地檢驗病人的排泄物和病理組織標本,藉以找出發病原因,卻忽視了社會、心理、行為等因素對疾病的影響,人活生生的形象因此而完全消失了。
總而言之,醫學的對象是人,當今對任何重大疾病的治療,尤其是癌症,強調「心身同治」比單純只關注身體治療來得更為重要,而忽略「人」的完整性之「生物醫學模式」顯然不能滿足這個要求。
研究發現4種性格易致癌
談到現代醫學對癌症的研究,總是探討有形、可量測的致癌物質,令人樂見的是,有些專家會從其他角度來窺探致癌成因。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專家的性格研究就是其中一例。研究發現,不同癌症患者可歸納出共同的性格,而具有下列個性特徵較易罹患癌症,他們將這些特性稱之為「癌症性格」。
1 喜歡抑制煩惱、絕望或悲痛的情緒。
2 害怕競爭,逃避現實,企圖姑息以求虛假和諧。
3 表面上處處犧牲自己為別人打算,但是內心卻有所不甘。
4 遇到困難,當時並不出擊,到最後卻困獸猶鬥。紐約心理治療師洛杉(Lawrence LeShan)在癌症臨床治療中看到同樣情形:當事人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件常表現出深沉的悲傷、沮喪和失落感,並且抑制表達內心的情緒。這種消極態度會大幅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滋養了癌細胞增生繁殖的機會。
和癌友多年互動的經驗中,他發現從「生理、心理、精神」三個面向抗癌的戰士,他們在身心安頓方面有顯著提升。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跳脫生物醫學的思維模式,開始認識到:正面思考與情緒排毒有助於身體健康。
被稱為身心連結先驅的美國知名療癒師露易絲‧賀(Louise L. Hay)的癌癒,便是很貼切的案例。她在52歲經診斷得了子宮頸癌,透過釋放在童年時期受虐所累積的憤怒與怨恨,於6個月後,體內的癌細胞消失無蹤。
這些可以說明當今患者轉向採用輔助醫學療法的發展趨勢,例如:中藥、針灸、冥想、靜坐、氣功等。
弭平癌症內亂關懷病患主體
針對現代醫學「生物醫學模式」的不足,人們紛紛開始對此種戰略模式進行反思與修正。
《從心治癌:癌症心理的關鍵報告》一書提到,「癌症其實是種綜合性的、全身性疾病
《科學》雜誌曾刊登心理醫生恩格爾(George L. Engel)提出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此種醫學思維方法,可克服生物醫學模式忽視人的心理需求和社會因素的侷限性,強調全面地、系統地綜合生物、心理和社會等各角度來認識人類的健康與疾病,俾能更有效地防治疾病。
另一個新興的「生態醫學模式」涵蓋的層面更廣闊。它是以生態系統理念研究健康狀態與人體內外環境關係,目標是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這種模式初期階段側重於外在環境,即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體的作用,而後期則注意到了人體內環境的作用,重視保持體內微生態的平衡。總的來說,強調人要健康長壽必須內外環境統一,達到和諧、協調的狀態。
生態醫學模式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體內在的協調,而這些正是傳統中醫的主旨。中醫學著眼於整體,注重運用綜合分析方法,以宏觀角度來研究人體內在聯繫,和體內外環境之間的關聯。從本質來看,生態醫學模式與傳統中醫的醫學模式可謂不謀而合。
側重局部處理的西醫和重視整體與宏觀調控的中醫,兩者若能攜手有機結合共譜抗癌願景,為人類整體健康謀福,這是相當令人樂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