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未來 學者:終將探索民主之路

中國知名旅法學者、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張倫表示,中國改革的唯一標準,就是「公民權利的增量」。(記者郭曜榮/攝影)
中國知名旅法學者、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張倫表示,中國改革的唯一標準,就是「公民權利的增量」。(記者郭曜榮/攝影)

【記者陳懿勝、郭曜榮/台北報導】

中國知名旅法學者、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張倫,近日來台發表新書《失去方向的中國》,談及中共十九大權力重組後,中國未來可能的演變趨勢。

出版商博大出版社在台北紫藤廬舉辦新書發表會,除了張倫本人出席之外,並邀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馮建三、海西諮詢負責人林正修與談,現場也有媒體和多位關心中國大陸時局的民眾參加。

中國知名旅法學者、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張倫(中)來台,舉辦新書發表會,左為與談人、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右為海西諮詢負責人林正修。中國知名旅法學者、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教授張倫(中)來台舉辦新書發表會,左為與談人、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右為海西諮詢負責人林正修。(記者郭曜榮/攝影)

對於中國未來的走向,張倫表示,中共長期以來對內嚴格箝制人民思想自由,以經濟限制中國人民,用生活控制百姓,甚至利用科技來監控中國人,但這股壓力隨時都可能爆發,就算伴隨社會的動盪,中國遲早會主動去探索民主之路。

張倫說,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於政府在關鍵時刻做了什麼決定。當年台灣前總統蔣經國打算開啟台灣民主憲政之門時,國民黨有人擔心會失去政權,但蔣回應,「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因此結束了國民黨長期「一黨專政」的局面。

他認為,如果當初蔣經國走向壓迫人民的路線,或許就不會有自由、民主的台灣,蔣擁有承擔歷史的勇氣。現在的中國需要改革,要落實《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而不是將權力集中在「中共」的手中。

「中共老用阿拉伯之春、顏色革命後那些國家的亂象來嚇唬老百姓,這是錯誤邏輯」,張倫說,那些問題都是在轉型之前埋下的禍根,從醫學角度講,不能用膿冒出之後的狀態,來反證原先膿沒冒出來時的情況是好的。中國要好,應盡可能做一些漸進式的、更深刻的改革,而下一步改革的唯一標準,就是「公民權利的增量」。

張倫指出,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要留下什麼遺產,取決於他怎麼做,當初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在人民上街後才提出改革措施,「那些措施只要1個月前提,社會就不會那麼亂了」、「但人類有時候很愚蠢,不見棺材不掉淚,除非有些有前瞻性、大智慧的執政者,但這種人可遇不可求。」

他強調,「一個重要的人物、執政者,必須要擔當在關鍵的歷史時刻時,做出對的決定!」◇

延伸閱讀
兩岸要突破 專家:得靠密使
2017年10月29日 | 7年前
談兩岸 蔡籲雙方執政黨放下包袱
2017年10月26日 | 7年前
十九大後 北京依然白色恐怖
2017年10月26日 | 7年前
習近平全面執政 江澤民沒有明天
2017年10月25日 | 7年前
中共7常委亮相 習未指定接班人
2017年10月25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