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潮」說明了中國經濟發展?

⊙顏丹

近日,中國媒體援引自法國《歐洲時報》文章中的一句話稱,「中國正處於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中,『海歸』的拐點似乎已經到來」。另外,該媒體還援引了教育部發布的〈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6〉的數據來加以呼應,即「2016年留學回國人數為43.25萬人,較2012年增幅為58.48%」;「回國與出國人數『逆差』逐漸縮小,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回國發展」。

陸媒援引這些詞句、數字的意圖其實十分明顯。在其看來,「中國迎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他們為何都選擇回來」的正解就是「中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這才是「吸引留學生回國的重要原因」。

經濟發展能吸引「海歸」,這話不無道理;關鍵是中國經濟真的發展到足以為這些數量持續增長的「回歸」提供他們滿意的就業機會的地步了嗎?若反過來認為,「海歸」多了,就能表明「中國崛起」,則更是笑談。事實上,「海歸」扎堆,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最典型的一個例子當屬早就存在的「『海歸』淪落為『海待』」的現象。

同樣是這家陸媒,在2014年3月就曾登過類似的文章。上面說道,「『海歸』淪落為『海待』,其實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這麼多的『海歸』,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浩浩蕩蕩的從海外殺回海內,必然導致就業的話語權發生轉移,如果這些『海歸』再恃才放曠,必然會遭遇就業的冷板凳」。也就是說,中國不是「海歸」多了,而是找不到滿意工作而只能在家待業的「海歸」越來越多。而這樣的修飾語,恰恰證明了中國就業市場以及經濟現狀的不景氣。

不少陸媒在試圖分析「海歸」增多的原因時,將矛頭指向「留學熱」,稱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是「鍍金混洋文憑」。但仔細想來,這話實際是對中國大學文憑的掌摑。正是由於中國「高分低能」教育的失敗,才造就了大學文憑的貶值。更是因為「拚爹」、靠關係等亂象,才導致了中國寒窗苦讀多年的學子們不得不最終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厄境。

從陸媒所說的「留學回國就業人員中,81.45%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就可見一斑。這些「海歸」很可能就是當初拿著大學學歷,但卻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學本科畢業生。而他們的「理想」工作,甚至只是能滿足基本溫飽以及租房需求的稍穩定一點兒的工作。在中國各大城市持續高漲的物價面前,中國學生的「理想」不得不變得越來越卑微。

當大學生拿著自己國內文憑就不了業之時,當局就應該有所警惕、及時反思中國的經濟現狀。但問題是,中共的當權者不但不反思,反而一直在樂此不疲的粉飾太平、忽悠老百姓。那些被畸形教育扼殺了創造了、想像力,甚至僅僅只是思考能力的中國大學生,一旦走出國門,或許會很難適應西方的教育模式。長期遭到洗腦、連基本常識都不懂的中國年輕人,即便拿到了人家的碩士學歷,恐怕也很難融入那個講秩序、講法律的西方社會。如此,這些留學生在國外找工作會四處碰壁,也就不難想像了。此時,中國所謂「經濟崛起」的號角一旦吹響,他們便會覺得希望來了。

這是選擇相信中共虛假宣傳的又一個慘敗的見證。事實上,能折射出中國經濟早已千瘡百孔的,除了「『海歸』淪落為『海待』」的現象之外,放眼望去,還有與「歸國潮」形成鮮明對比的「移民潮」。從多年前的偷渡移民潮、技術移民潮,到近20年出現的富豪移民潮、官員移民潮、中產移民潮,中國人向海外移民的原因雖有所不同,但惟一具有穩定性的一個特徵卻是,大部分移民者從平民轉向了「富裕階層」。

我們不禁要問,中國經濟既然已經崛起,市場前景無限,那富豪移民到底是為哪般?有權有勢、坐擁江山的官員移民為哪般?靠機會謀生的中產不惜賣掉房產、舉家移民,又是為哪般呢?如今,位於中國金字塔頂層的高端人群都在捨近求遠、舉家遷移、甚至連中國人都不想當,這還能證明「中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嗎?即便能,也只能證明,在改革開放幾十年來變「公有」為「私有」的那段歲月中,權貴和官商迅速發財了。而對於現在以及將來的整個國民經濟而言,則無法證明是在迅速發展。

僅就「富豪移民」而言,帶走的絕佳優勢之一就是大量的就業機會。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外企都在加緊撤離,未來無數「海歸」的「歸國夢」恐怕是怎麼看起來都不美了,其結果是「大學畢業即失業」或成為常態。◇

延伸閱讀
陸第三季GDP公布 股匯雙跌
2017年10月20日 | 7年前
陸金融風險擴大 泡沫一觸即發
2017年10月16日 | 7年前
中國第一女巨貪 楊秀珠遭判8年
2017年10月13日 | 7年前
首購房貸利率連九漲 無殼族喊苦
2017年10月13日 | 7年前
靠攏當局 35家陸企設黨委
2017年10月13日 | 7年前
颱風卡努侵台機率低 恐有豪大雨
2017年10月11日 | 7年前
財新PMI創21月新低 與官方相背
2017年10月10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