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爐諾貝爾獎得主 用行為經濟學擊敗市場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得獎者是美國經濟學泰斗、芝加哥大學教授塞勒(Richard Thaler)。生於1945年的塞勒被認為是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奠基者之一,已被美國媒體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曾著有《贏者的詛咒》、《輕推》等經濟學論著。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盛讚塞勒是「行為經濟學先驅」,稱其把心理學的現實假設融入了經濟學的決策分析中,評審還將塞勒的行為經濟學歸納為三大方面,其一是「受限理性」(limited rationality),即凡人做決策時往往不會考慮所有可能選項和其長遠後果;第二是「社會偏好」(social preferences),即人們做決定不會只顧自己,亦會考慮是否公平和其他人福祉;第三是「欠缺自制力」(lack of self-control),即人們往往知道某件事長遠對自己好,卻因抵受不了眼前誘惑而沒有做。
CNBC新聞網報導,塞勒在股市操作的實證上,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其協助掌管的價值基金Undiscovered Managers Behavioral Value Fund自2009年美股牛市啟動以來大漲512%,擊敗同期間標普500指數的277%和羅素2000指數的340%。
塞勒在受訪時表示,他運用了行為經濟學的理論進行投資,例如:當某家公司的財務長持股突然暴增一倍,他就會認真研究該公司。
塞勒:別買自家公司股票
一年前,塞勒受訪時稱投資人所犯最大的錯誤是過度自信,他們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精明,但多數主動式基金經理人的績效,卻仍然跑輸大盤,他同時建議投資人最好不要持有自己所任職公司的股票。
傳統的經濟學假設人類是理性的、會計算、有創造性,且會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行為經濟學派則質疑理性假說,反而在分析人類行為時加入了認知、社會地位、情緒、個性和情境等心理學因素,從而有助於解釋現實社會中的「排隊心理」、「名人效應」、「網紅效應」、迷戀小概率事件的彩票購買心理。
塞勒還提出了「心靈會計學」(mental accounting)理論,認為人們在心中設立了「房貸」、「度假」、「退休」等不同帳戶,而不同來源的帳戶資金,也有不同的消費模式。他同時提出「損失意識」或「稟賦效應」的觀點,用來解釋人們為何在擁有某種物品時,會比他們在未擁有前認為更有價值,也因此解釋了為何許多人買進股票後,堅持不賣的投資心理。
有趣的是,現年72歲的塞勒也曾在2015年電影《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中客串演出。該電影以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為背景,依真實事件改編,他在片中就是利用行為經濟學解釋了金融海嘯出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