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二代收入高 台中東勢推廣「看見東勢梨」
台中市東勢區9月開始進行「看見東勢梨——食農教育」活動,26日,石城國小全校出動,由區公所帶領學童品嚐4種水梨,青農羅智優、邱旻彥也帶著梨樹苗木,教導學童如何嫁接水梨;羅智優表示,一甲的水梨園用心經營,年收入可破百萬,不比外界差。
水梨為溫帶水果,1974年,東勢農民自行發展出嫁接技術,將日本溫帶水梨的花苞嫁接到台灣本土的橫山梨樹上,果然生出幼嫩多汁的水梨,「高接梨」遂成為台灣農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全台生產面積達4,500公頃 ,東勢即佔1,442公頃,名列第一。
石城國小表示,該校學生超過一半都出身務農家庭,為了讓孩子更了解在地特產,連續4年舉辦認識水梨活動,今年首度與區公所合辦。學童對「水梨達人」親訪分享經驗,感到十分有趣。
青農羅智優今年種出重達2.95公斤水梨,打破了世界紀錄。他表示,高接水梨在每年12月底到1月中旬嫁接,包套則在3月底到4月中旬,新興梨約在7月採收,寶島甘露梨則在8月;小時候他羨慕同學寒暑假都能出去玩,但長大後,遇到農忙,羅智優還是會請特休回家幫忙,以減輕父母負擔。
同為青農的邱旻彥父親嫁接技術非常好,14年前,邱旻彥開始回家幫忙雙親。他表示,種植水梨收入雖然不差,但純靠人工一支支嫁接,還要考慮寒流來襲或者暖冬影響,因此經驗值非常重要。
東勢身為水梨的故鄉,但許多年輕人不回來承接技術,邱旻彥感到十分惋惜,因此對區公所舉辦的活動十分支持。
區公所此次介紹了橫山梨、秋水梨、新興梨、甘露梨的歷史與風味,台下學童也補充「家裡還有豐水梨」,顯見對農事並不陌生。
羅智優與邱旻彥帶來的12枝苗木,6枝種在土裡,6枝種在盆子中,嫁接完畢,學童將接手照顧與觀察,嘗試做一名「水梨小達人」。
除了東新、石角、石城國小,接下來將在成功、中山、中科等國小陸續舉辦認識水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