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百萬電動車上路 德承認難達標
新興的電動汽車以其零排放的環保特點被看成是未來發展方向,在各大汽車廠商頻頻推出各式電動車型的同時,有專家質疑電動汽車是否真的環保,它能成為傳統汽車製造商眼中的明日之星嗎?
德國政界對於電動汽車的看法普遍是一致的,無論是社民黨還是基民盟,都認為汽車工業的未來是電動車。綠黨甚至還希望從2030年開始禁止給燃油發動機頒發新許可。看上去只有電動車才能實現環保型交通。
事實確實如此嗎?新加坡曾經發生過一起「奇葩事」:電動汽車因為「不環保」而被罰款。去年(2016)有消費者在香港購買了一輛特斯拉Model S電動汽車,經過新加坡政府的車輛碳排放檢測時,該車被認為是「對環境不友好車型」,因此被處以約1萬美元(約新台幣30萬元)罰款。
原因是該車在行駛過程中耗電太多。據新加坡規定,電動車耗電標準按照每瓦時0.5克二氧化碳計算。雖然電動車二氧化碳排放為零,但按耗電量計算,該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合每公里222克,屬於嚴重超標。
電動車真環保?不一定
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為零,有害物質排放也是零,但它會造成間接排放,比如在製造過程和消耗電力時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據《商報》報導,理特諮詢公司(Arthur D. Little)近日的一項分析報告顯示,電動汽車能否拯救氣候環境還有待商榷。
其實電動汽車是否環保,主要取決於各個國家的能源供電結構。如果電動汽車的電能主要由清潔可再生能源提供,那麼它比傳統汽車環保得多。如果使用煤炭發電為電動汽車供電,環保就可能成問題。
目前在德國能源供電結構中,燃煤發電仍占相當高比例。調查報告顯示,在德國,一輛特斯拉Model S電動汽車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製造的二氧化碳比一輛寶馬(BMW)3系柴油汽車好不了多少,為每公里107克。
電動車不受人喜歡有幾個原因,主要是價格較貴,續航能力比不上傳統汽車,充電配套設施跟不上等。
電動車的各種補貼
一、購買補貼
凡是2016年5月18日起在德國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一輛純電動車可獲4歐元(約新台幣14萬6千元)補貼,一輛混合動力車可獲3千歐元補貼,前提是汽車標價不超過6萬歐元。這筆補貼總額12億歐元,聯邦政府與汽車廠商各承擔一半,發完即止。有效期最晚到2019年6月30日,補貼部分不需要繳稅。
二、免交機動車稅
所有牌照在2011年5月18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頒發的電動車,車主均可免交10年機動車稅。原本的規定是,2011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申請牌照的車,可免交10年稅;2016年初至2020年底的,則只免5年。但是2016年11月改成了都免10年。
三、免費停車
2014年德國頒布新法規,規定電動車可免費停車。和幾千歐元的購買補貼相比,免費停車節省下來的都是小錢,但心理作用巨大。每次停車時,都會感覺到:「又不用交錢!」尤其在每小時停車費逾2歐元的大城市鬧區,這個感覺就更強烈。
達到《巴黎協定》 德國還需努力
根據《巴黎氣候協定》,到2030年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減少30%。該調查的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想達到目標,德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考慮到未來汽車數量可能還會繼續增加,如果想達到目標,德國平均每輛車製造的二氧化碳要降低到每公里103克。這相當於平均100公里耗油不能超過3.1升。
根據理特諮詢公司的調查,在過去12年裡,平均每輛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減少了3克,為186克。如果電動汽車在短期內不能挽救氣候,那麼燃油汽車就要大幅降低排放。專家認為,燃油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減少一半,才能達到目標。
除德國外,很多國家都在發展電動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根據理特諮詢公司的調查,在美國,這一數值是122克。在中國大陸,電動汽車的間接平均排放量是每公里167克,甚至超過一輛節省的燃油汽車。
梅克爾:百萬電動車目標無法實現
德國政府曾雄心勃勃地制定了計畫,目標為:到2020年德國有100萬輛電動車上路。聯邦政府還推出一系列措施,如設立電動車試用地區,並給予資助;在行駛區域、停車、稅務等方面提供優惠和便利。
但消費者似乎並不買帳。現在距離2020年只有兩年半的時間了,據統計,目前德國大約有4,500萬輛私人汽車,其中電動車僅有2~3萬輛。
如果德國政府想完成計畫,那麼在兩年半內,電動車數量需增加40倍左右。
今年5月,梅克爾表示,百萬電動車計畫沒法實現。不過她也表示,電動車的發展也可能如智慧手機一樣爆發性普及,所以德國必須繼續推動電動車發展。◇
電動車優缺點盤點 |
優點 |
●行駛時不會直接產生有害物質,碳排放為零 ●噪音比傳統汽車小得多 ●很多國家為電動汽車提供各種優惠政策 |
缺點 |
●價格相對較高 ●續航里程短 ●充電時間長,充電站不普及,遠不如加油站 |
德國電動車發展記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