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玻璃在美挨告 學者:忽視軟成本
中國大陸最大的汽車玻璃製造商福耀集團,今年初高調赴美投資引發關注。不過近日卻因文化衝突、監管制度和經營理念等問題,被員工一狀告上法院。中國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表示,主因在於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忽視了「軟成本」。
福耀玻璃是世界第二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去年10月該公司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的新廠開工,據路透社報導,該廠投資規模為5億美元,僱用約2千名員工,為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汽車玻璃工廠。曹德旺年初並宣布,今年在美國的投資會加碼至10億美元,員工人數將擴增為2,500人。
但《紐約時報》近日一篇報導指出,福耀工廠裡出現很大的文化衝突,有員工抱怨公司的休假管控嚴厲,還有離職員工提到公司工作環境不佳,讓人暴露在刺鼻的化學物質中,使得肺活量縮小;甚至有一位離職的經理向法院提起訴訟,指自己遭到種族歧視。
何清漣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現在很多中國企業赴美投資,以及美國企業回流,主要是中國的土地、勞動力低廉和稅收優惠等因素已消失,但曹德旺把「硬成本」都算進去了,獨獨對「軟成本」估計不足。所謂「軟成本」就是企業管理,即為制度成本,在美國有《勞資關係法》和福利等諸多法律,尤其對人力資源的管理,這點恰好是曹德旺所忽視的,從工人投訴的內容來看,主要是牽涉到這方面。
她強調,中國企業的問題恰好就在勞資關係上,很不注意工人的待遇與福利,尤其企業工作環境不符合國外的標準。她說,俄亥俄州在美國很特殊,因為它擁有全美最強大的工會組織,許多工會的大本營都在俄州,過去幾年由於工會太強大,使得企業外流,造成失業現象非常嚴重。
不只曹德旺遇到問題,其實中國企業在西方國家,以及非洲和拉美國家也都會遭遇類似情況。何清漣說,之前中國的國有礦公司在祕魯買了該國第二大的鐵礦,耗時5年、投資了幾十億元,僅開工數十天,就遭遇員工抗議,由於祕魯的工會是拉美國家最強的工會,而中方以為只要跟政府還有警察打好關係即可,但事發後,當地警方雖然收了很多禮物,「根本來都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