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孩子被同伴欺負 杭州母執兒手回擊引熱議
6月7日晚8時許,杭州西湖區一幼稚園內,朱婦看到其子在與同伴玩耍時遭到姚姓男童欺負,下課後,她便攔下姚童,並抓起兒子的手,直接拍向姚童的頭。
隨後朱婦與姚童的家長引發爭執。姚童父親稱,在兒子看來這是大家相互親熱的表現,且「我的孩子有錯我來教育,但是你一個外人輪不到你來動手的」。
朱婦表示,她看到兒子被欺負心裡不舒服,擔心兒子「被踢壞掉」,隨後她向姚童家長道了歉,希望能把事情處理好。
朱婦執子之手還擊同伴的影片在網路曝光後,引起大批網民熱議。
不少網民批評道:「小孩子長大有問題,都是病態家長所致,受到家長不好的影響。長大了有能力,以暴制暴了,自己受到委屈,就打人、殺人,能解決問題嗎?」「你可以跟孩子家長投訴,怎麼能打別人的孩子。總是喊打喊殺,暴力合法化?」
也有網民認為,「這媽媽並沒毛病,自己孩子管不好,還不能讓別人管啊?」「她應該讓孩子還擊,而不是自己還擊。」「告訴老師能怎麼樣~老師都是口頭教育!老實的孩子不會主動動手,主動動手的沒有善茬!直接打回去!下次他再也不敢動你!」
孩子在幼稚園或者學校被打後,應該忍讓還是還手?這個問題一直是家長討論的話題。
一位媽媽在網路上分享了她的疑惑,她一直都教育兒子不可以欺負人,被欺負也不能還手,要學會忍讓。但是4歲的兒子卻多次被幼稚園小朋友欺負,一天,她看著兒子被咬紅的小手,心痛地告訴兒子,「下次小朋友再打你,你就打他。」從那時起,一有小朋友打他,他便馬上還擊,常常把別的孩子打傷。她現在不知道到底怎麼教育孩子是對的。
專家表示,「以牙還牙」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更傾向於暴力。長大後可能會犯罪。如果教孩子反擊、用立即的暴力還擊表達自己的抗議,也許會造成可怕的後果。而且容易暴怒、喜歡報復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更暴力。
寬容不是懦弱
教孩子打人不對,難道要讓孩子一直受欺負嗎?一味的容忍是否會讓孩子變得懦弱?
暴力可能暫時解決矛盾,但是以暴制暴、以惡制惡,只會形成惡性循環,受傷的還是自己。而寬容並不是懦弱,是在指出對方錯誤的同時,幫助對方停止繼續犯錯。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用幫助對方的心的方式,去幫對方改正錯誤。比如在對方要欺負自己時,可以正氣凜然地對他說:「打人不是好孩子,你再亂打人,我就不跟你玩了。」
如果是因為搶玩具而打人,可以說:「你要玩玩具可以,但不要搶,我先讓你玩,你玩完後也要讓我們玩,不能不講理,不講理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如此,對方的孩子也會受到警誡,不敢隨意打人。孩子除了知道別人做錯,自己不要跟著犯錯外,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不是任由對方繼續錯下去,而是懂得如何更好地制止對方不好的言行,以自己的正確言行影響對方改過。
從被動轉為主動,讓孩子從受欺負變成幫助他人,以更博大的胸懷與勇敢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他所遇到的困境,會讓孩子更懂得如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