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質復育地力 人本自然屢獲國際大獎
土地長期施用化學肥料易造成酸鹼值失衡,加上農藥的大量使用,以及土地使用管理人若有疏漏,也會令土壤受到程度不一的汙染疑慮,進而衝擊生態,甚至成為人類疾病的元凶之一。人本自然創辦人吳宥彤帶領團隊,以礦物質復育(新農業科技土壤修復技術)來改善地力,讓作物生長良好,同時產量也大增。
吳宥彤說,20多年來都想著要拯救地球,如果堅持夢想,美夢一定成真,人是吃食物長大的,食物是從土地來的,所以要吃「對」的食物。「醫食同源」與「藥食同源」,意味著健康必須從生活中著手,飲食是生活的基礎,對的食物可以提供養分,無形中獲得足夠的能量、維持健康,提高免疫力,遠離疾病。
礦物質復育讓作物生長良好
吳宥彤的團隊研究的方法是運用特別研製的3種產品加入土壤中,首先是在栽種前將奈米化的岩石混拌入土壤,然後插秧時加入微生物螯合肥料,之後再添加酵素,藉以提高地力,讓作物生長良好。吳宥彤說,她跟研究團隊包括美國南加大植物病理學博士吳承俞等人所研究的礦物質復育技術,關鍵在於運協同、頡頏、吸附與滲透作用,讓作物吸收到好的養分,減少吸收不好的成分。
吳宥彤指出,礦物質復育的關鍵在於協同、頡頏、吸附與滲透作用,協同作用是元素間的相互作用影響植物吸收;雖然物質不變,但頡頏作用是某些元素會抑制植物對另一種元素的吸收或轉運,例如硒對汞、鎘與砷具頡頏作用。吸附作用是指被溶解的微量元素,附著在植物表面形成包覆,微量元素則指溶解在水分子中,經由擴散方式滲透進植物的細胞膜。
吳承俞解釋,土壤的組成不只是岩石風化所產生的碎屑,還包括空氣、水、礦物質、微生物及腐植質,是複雜而多相系統。礦物質中比重較大的重金屬鎘、鉻、銅、汞、鎳、鉛及鋅等,以及特性相近的砷,其中砷、鎘、鉻、汞及鉛都不是作物生長所需的元素,吸收過量會產生毒害,也可能會對人類及食物鏈形成危害,產生更嚴重的環境問題。
吳承俞表示,適量的微量元素有助維護生長,含量不同、作用不同,過與不及都不好,目前發現有16種必要的營養元素,如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等,而鎳、銅、鋅也是作物生長所必須的重金屬。
除了礦物質,土壤改善還需要搭配各種有益菌微生物群有效的活化土壤,幫助酸鹼值的均衡,形成有利的環境並調整植物幹細胞的成長,讓作物更具備抵抗環境衝擊與氣候變化的能力;體質較佳的植物存活率會更高,而健康的收成也可以讓人得到更好的滋養。
優質食物有助提升免疫力
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副院長黃毓龍認為,要有效的抵抗各種外界的各種攻擊,以及減少細菌與病毒的感染,除依賴醫療技術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加強自身的免疫力。良好的免疫力來自於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飲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尤其是質優的食物,最有幫助。
黃毓龍強調,現今好的食物得來不易,經過汙染、失衡及非自然等方法所產生的農作物,植物本身的免疫力可能就無法應付自然環境如天災或氣候所帶來的衝擊,難以提供足夠的養分來幫助人類面對健康的問題,造成無法代謝的結果。因此,選擇好的食物來源,是對付疾病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做法。
吳宥彤表示,健康與否取決於您吃進什麼樣的食物,每個人皆須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想要追求健康,從吃乾淨且有能量的食物開始吧。
人本自然礦物質復育,於2016年10月贏得倫敦第16屆英國發明與技術展「Natural Earth」項目中白金與金獎等雙金獎的高度成就。今年4月更在第45屆的日內瓦發明展再奪金獎,以及葡萄牙發明獎等特殊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