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下的眼淚 逐漸消失的委託行
「本列車的終點,基隆站到了,請您收拾好隨身攜帶的物品,準備下車!」耳邊傳來熟悉的廣播,區間車緩緩駛入「縱貫線起點」,這裡是「基隆火車站」,在百年歲月的滄桑中,基隆火車站經歷了5次打造重建,時序匆匆,有多少車輪從這裡出發飛馳至台灣各地,它卻一直在這裡,記錄著基隆港的興盛衰敗。
1950到1980年代的基隆港,可以說是最輝煌的時代,許多船隻進出西岸碼頭,人與各類物資都由「這裡」進口或輸出台灣,因此通報船隻入港的船務代理行不斷增加,「委託行」也一家接著一家開。在當時,台灣各地的人來到基隆,就一定要到委託行街尋寶,才算到過基隆呢!
在國道1號0km的起點,下交流道後那一條直通基隆港的孝二路,這裡是委託行街,在港口貿易全盛時期,整條街上的委託行可達百家以上,但現在已經無法想像當時的繁榮景象,委託行街已逐漸消失在歷史的軌跡中。
過去的榮景 消失的現在
「那個時候基隆有很多船來」,委託行的老闆一邊細想著當時的榮景,「船上有船員、留學生之類的,他們身上有很多外國的東西,都是台灣沒有的,轉手一賣就是錢,所以就把東西寄放在委託行,找我們幫忙賣;那時候美國大兵身上的東西很好賣,你看,美國來的有品質保證,而且直接用美金,哪有什麼匯率跟喊價的事情,多方便。」
老闆繼續說,後來除了賣委託的東西之外,自己也會透過關係從國外進貨來賣,委託行那時候除了是台北人的朝聖地外,許多中南部的商家也會特地上來補貨,更不用說每逢過年過節,整條巷子根本就是萬人空巷,擠個水泄不通。
港口有許多大船,四處可見到船員在街道、巷弄間走晃,漁火、商家展示窗燈、舞廳及酒吧的閃爍霓虹燈交織出熱鬧非凡的基隆。然而,在時代的變遷之下,1980年代末期基隆港的貿易地位降低,再加上解除戒嚴,大量的進口商能以低成本的方式取得貨物,委託行已逐漸失去優勢,更不用說台灣在加入WTO之後,委託行幾乎遭到巨大的衝擊,許多商家一一歇業,過去的繁盛已經不在。
談到現在的委託行,老闆看一看四周拉下的鐵門淡淡的說,現在幾乎沒有什麼店,這就是如今的委託行,開店對他們來說,應該就只剩下習慣。店家差不多都在下午1時左右開店,5、6時就關門,巷子裡面,走來走去的就只有住在這邊的人,會來的就只有老顧客,這裡對他們來說是個回憶,來串串門子;新顧客的話,大概就只有在轉角的咖啡店喝個咖啡,順道走進來而已,「這邊,已經脫離很久了!」
幽暗中的花朵 期待綻放之際
走入委託行商圈,四層樓的建築如城寨般圍起街道,為防止來訪的人被基隆的「雨」淋溼,商家們貼心的在頂樓統一做了遮雨棚,想像「當年」人聲鼎沸的巷弄,眾人摩肩接踵,哪裡有空閒的手可以撐把雨傘在水泄不通的人群中穿梭;如今,這個遮雨棚已經不再透明,自然光線被泛黃、老舊、殘破的「它」所掩蓋,鐵門深鎖及門可羅雀的委託行街,呈現出孤獨、陰暗的一面,生意早就不如過往,進入商圈的只有老顧客、商家、住戶,以及偶然出現的文史工作者及導覽團客。
或許是個契機吧!在這樣一個似乎將被時代所遺忘的巷弄間,卻有一間不到7坪的店面,在如此幽暗的場所中點亮出帶有生命力的燈光,這是一間工作室,以家族姓氏為名的「阿戴商號」。
在委託行街開花店的阿戴說,自己是這裡的第三代,沒有參與過當時的盛況,只有在爺爺、父親的敘述中「聽」到過去的故事。他們說「以前」的委託行很熱鬧,逢年過節總是人潮不斷,但在時代的變遷下,「現在」幾乎沒有人來這邊,不過鄰居們的生活還是一樣,每天就是開店、關店,這已經是一種習慣。
阿戴看著自己的工作室說,這裡是以前的店面、父親工作的地方,這個小小的空間,對父親來說可是有著不同的意義,所以寧願堆放雜物也不想要更動,過去自己曾向父親提起都市更新、老屋再造的議題,但對於他們生活在委託行的人來說,這裡是重要的回憶,就算客人不會上門,業績掛零也罷,至少能夠緬懷過去的時光,當然抱持著反對改變的態度,「不過,鄰居們都是好人!」
基隆的夜雨或許不像過去的那麼的多,基隆港的貿易衰退,並沒有帶來其他產業的興起,對於一班客運、一部區間車就能抵達台北的基隆來說,工作人口、年輕人大量外流,就如同委託行的今昔對比。
對於基隆的未來,阿戴似乎還沒有放棄,她說,別的城市有老屋,也有消失的商圈,但還是有改變的機會。在自己的老家,長輩留下來的委託行店面,雖然已經不再流行,但是自己把這個空間加以改造,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形象。「這裡」的角落有咖啡店、居酒屋。也有自己的工作室,不敢奢望能夠帶來新的改變,但還是希望可以替「這裡」帶點什麼回來。
灰冷的鐵捲門,暗淡的巷弄間,舊故事與新時代的交錯之餘,微亮的燈光在其中綻放,一間含苞待放的工作室,期盼在「這裡」帶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