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祭變調 行動藝術捍衛原民文化
台中20號倉庫舉辦2017藝術家駐村春季展,經過評選,7組勝出的藝術家,以多元的媒材,傳達對主題「動,不動」不同的藝術解讀。阿美族原民藝術家高明德,背負著家鄉耆老的期許,在這次展出中,以行動藝術向世人吶喊,「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原民文化」,希望為變調的豐年祭,盡一份族人的心力。
高明德的「軟陶藝享世界」,以Kamay(卡邁)阿美族語「手」的意思,表現人與人之間傳達情感的重要途徑,透過Kamay體現創造出各類的生活器具、服飾等工藝品及藝術品,使物品有了生命與溫度,相較現代消費主義世界工廠概念,手工藝背後承載更珍貴的文化記憶。
「用火柴堆置出雙手緊握,在燃燒過後,一顆顆象徵希望的種子被種下」,高明德以行動藝術訴說原民的困境。他說,阿美族豐年祭被認為一成不變,近年加入了演唱會,說是要豐富豐年祭,但這個動作讓許多族人耆老非常痛心;還有「狩獵文化」也被汙名化,打獵是原民生活的一部分,其中也是有約束的,過小或懷有身孕的,都不可以獵殺,而這些對族人的誤解,耆老們希望得到澄清。
7組藝術作品採用不同媒材,除了陶藝,藝術家羅傑聯作品「刻刻木材工藝」,呈現出植物從種子到樹葉凋零過程的「動,不動」,用木葉肌理展現人之於自然間的工藝精神。
善用金箔呈現藝術的陳瑄珮,這次以窗花為主題,將金箔與各式媒材,融入傳統與現代窗花的紋理中,她說,這是第一次從具象作品跳脫出來,窗花的創作可以風情萬種。
「璃光之間」,藝術家江佳玲作品,以跳動的光透過玻璃折射,人在其中,可與光影對話、風格獨具。許雲翔的畫作則是師法自然,他說,看似不動的禽鳥,可能比翱翔天際的飛翔,飛得更高更遠,她的「內斂、低調、沉穩、悠然」,更需要被效法、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