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宮古文物修復 雲科大助珍藏再現風采
為了保存在地文物、維護珍貴古蹟,雲林縣政府、北港朝天宮與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透過產官學合作,去年(105年)啟動「在地文物保存深耕計畫」,完成北港朝天宮珍藏的「巨型青花瓷瓶」、「觀音銅像」及具50年歷史的「城隍圖」3件文物修復工程,22日舉行修復完竣記者會。縣府祕書長黃玉霜、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雲科大人文與科學學院長巫明昌等人皆到場見證修復成果。
這次完成的3件文物修復,是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所林煥盛老師及Gordon Turner-walker老師帶領學生共同完成,修復後的文物,不但展現文物本來的面貌,也延長了文物的壽命,同時培養了優秀的文物專業修復人才,開啟文資維護專業教學與地方廟宇合作的先河!
縣府祕書長黃玉霜表示,此計畫是由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的經費,藉著雲科大的學術能量修復朝天宮所提供之文物,透過3方的合作,讓3座極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在修復後再現風采;未來縣府也會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讓更多在地文物發光發亮!
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表示,希望持續與雲林在地學界合作,讓更多朝天宮的文物重現原本樣貌,也讓更多人感受到歷史文物之美;接下來將與雲科大合作修復近百年歷史的進香旗,讓北港特殊的媽祖文化源遠流傳。
參與修復的雲科大Gordon Turner-Walker教授說,這次修復的文物並非陳列在博物館中的物件,而是社區居民真實生活中的文物,別具意義,修復難度相對較高,他期待修復後的文物是要大家來共同關注的,而不是把它收藏起來的!
參與修復的雲科大學生楊悅琳、周穎鴻、葉小溶表示,「巨型青花瓷瓶」、「觀音銅像」、「城隍圖」3件文物分別以彌補瓶口裂縫、去除銅繡、去除圖面發霉處為修復主要任務,希望修復後的物件可以在大家的維護下,保存更長久。
香火鼎盛的北港朝天宮,豐富的歷史底蘊,除了在建築或各種裝飾上留有當代匠師們的心血結晶外,也典藏了豐富的宗教相關文物,為維護珍貴的古蹟,雲林縣政府從民國91年開始,為北港朝天宮進行了7年的古蹟修復工程,去年(105年)更進行產官學合作串聯,讓學術殿堂與地方廟於進行交流,促進文物保留發展。未來希望持續與北港朝天宮合作修復所藏各類文物,如匾額錫器銅器掛哲線裝書織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