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疹多為良性 醫師籲父母不必太擔心

【記者林寶雲/新竹報導】

一個月大的寶寶臉上、身上長許多疹子,爸媽一臉著急,指著小嬰兒白白嫩嫩的皮膚上的皮疹,很是在意。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楊雯倩醫師表示,小嬰兒剛出生的前幾週到一兩個月內,皮膚上很常出現各式各樣的疹子,有的在臉上,有的在四肢軀幹,有的則在脖子及腹股溝,但大多都是良性的。

楊雯倩說明幾種常見的皮疹有:「毒性紅斑」-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幾天到兩、三週之間,可以看到許多一兩公分大的淡紅斑,分布在軀幹及臉部,紅斑上會有白白黃黃的小點,似膿包狀,但其實毒性紅斑並非細菌感染,不需要特殊治療,是自癒性的。

「熱疹」-新生兒因為汗腺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在衣服包裹過多、體溫過高的時候,無法順利排汗,就可能在脖子、肩膀、軀幹、腋下附近及腹股溝附近產生紅疹,即所謂的熱疹。熱疹通常在脫去過多衣物,皮膚通風散熱後,就會漸漸改善。

「粟粒疹」-有時可在新生兒的臉上看到白色或是淡黃色的小丘疹,圓圓尖尖的,多發生在兩側臉頰或額頭,此為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堆積形成的,亦為良性,不需要特別治療,幾週後就會自然消失。

「脂漏性皮膚炎」-在一、兩個月大以內的小嬰兒,可能會在頭皮、臉部、眉毛處、耳朵附近或是尿布區出現黃色油垢狀脫屑的疹子,很多小嬰兒即使有嚴重脂漏性皮膚炎,照樣正常喝奶睡覺,少數會有搔癢感,輕微的脂漏性皮膚炎並不須特別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嬰幼兒的異位性皮膚炎多發生在臉部、手肘外側、膝蓋、腳踝外側等,病灶處的紅疹容易有慢性、反覆性的搔癢,小嬰兒會用手去磨去抓,導致脫屑甚至苔癬化,摸起來乾燥粗糙,嚴重的個案會因為破皮而有細菌感染。

楊雯倩提醒父母們,雖然嬰幼兒的疹子大多都是良性的,還是有不少皮膚疾患是需要治療的,例如: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或是皮膚的黴菌感染,父母若有疑慮,還是建議帶小朋友至小兒科或皮膚科就診檢查。

延伸閱讀
巴金森氏症是腸胃道的疾病嗎?
2017年01月24日 | 7年前
牙齦萎縮怎麼辦?
2016年11月13日 | 8年前
牙齦色素沉著 民眾要有警覺性
2016年08月24日 | 8年前
夏天喝這款飲料 冬天不再過敏!
2016年08月10日 | 8年前
異位性皮膚炎 加強照護
2015年08月28日 | 9年前
異位性皮膚炎 夏季保養之道
2015年07月11日 | 9年前
脂漏性皮膚炎
2015年06月06日 | 9年前
異位性皮膚炎衛教手冊 減輕困擾
2014年08月25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