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成超級細菌 抗藥性志賀氏桿菌現亞洲

會導致嚴重腸胃炎的「志賀氏桿菌」竟對常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是亞洲首見。(Fotolia)
會導致嚴重腸胃炎的「志賀氏桿菌」竟對常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是亞洲首見。(Fotolia)

【大紀元訊】
腸胃炎不得輕忽。疾管署近年研究發現,會導致嚴重腸胃炎的「志賀氏桿菌」竟對常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是亞洲首見,若抗藥性持續演化或累積,恐成無藥可醫的「超級細菌」。

據中央社報導,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天表示,「志賀氏桿菌」引發的腸胃炎在腸胃炎中是屬於相當嚴重的,不只會拉肚子,嚴重甚至會有血便、高燒不退等,可以持續1、2週,而且傳染性很強,和「霍亂弧菌」是唯二的腸胃炎法定傳染病。

羅一鈞說,以往治療「志賀氏桿菌」常用巨環性抗生素,但2015年以來歐洲、美國、澳洲等研究報告陸續發現已對巨環類口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國內也在2015年6年至隔年6月發現21例具抗藥性的志賀氏桿菌(Shigella flexneri血清型3a),占同期個案1/10,為亞洲首次報告志賀氏桿菌具此種抗藥性,此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2月號出版的「新興傳染病」期刊。

羅一鈞指出,感染具抗藥性的志賀氏桿菌個案,多集中於北、中部都會區22至44歲男性,均無國外旅遊史,但其菌株經全基因體定序分析,結果與歐美流行菌株型別一致,不排除是經由境外移入個案造成人傳人的散發病例,所幸國內仍有3種藥物可以治療。

羅一鈞強調,志賀氏桿菌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各國優先列入抗藥性監測的7大致病菌之一,換句話說就是「超級細菌候選人」,若抗藥性持續演化或累積,恐將成為無藥可醫的「超級細菌」。

預防桿菌性痢疾,疾管署呼籲民眾應勤洗手、維持單一性伴侶、勿生飲生食,並且避免肛吻、肛交、口陰交等不安全性行為;臨床醫師選擇桿菌性痢疾治療用藥時,應參考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慎選合適抗生素,必要時應會診感染科醫師。
延伸閱讀
志賀氏桿菌抗藥性 亞洲首見
2017年02月03日 | 7年前
漢堡王宣布停用抗生素雞
2016年12月29日 | 8年前
瑞典研究:北京塵霾藏超級細菌
2016年12月25日 | 8年前
為什麼你永遠都不要從中國買蝦?
2016年12月22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