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大教授:四大反常現象 佐證中國非市場經濟國

【記者文樸/綜合報導】
大陸清華大學教授日前刊文,剖析了中國經濟特有的四大反常現象,是由於中國經濟是「新的二元結構」,即政府扶持過大所致。間接佐證了中國非市場經濟國家。

中國經濟四大反常現象

鳳凰網12月24日刊發了清華大學教授白重恩撰寫的《白重恩:當前中國經濟四大反常現象》的文章,細述了教科書理論不能解釋,在其它國家也難以觀察到的經濟四大反常現象。

一,儘管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下降,但實際利率在上升。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下降的時候,投資乏力,對資本的需求減少,實際利率應該下降。但中國的實際情況正好相反。

二,中國經濟增長減速,但是勞動力成本增長的速度仍然很快。一般當經濟增長乏力時,對勞動的需求會減少,所以勞動力的價格也應降低,但是中國的正好相反。

三,儘管中國實際利率在上升,但是資本的回報率在下降。因為人們之所以願意選擇支付一個實際利率,必須是資本的回報率要高於實際利率。但中國的現象正好相反,即資本回報率下降,但實際利率在上升。

四,中國勞動力成本在上升,卻出現了通縮。一般來說,工資增長是造成通貨膨脹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應該發生通脹而不是通縮。

中共政府扶持 嚴重擠壓市場經濟

白重恩認為,出現這四大反常現象,其實是由於中國經濟「新的二元結構」所致,即中國經濟可分為兩個部門:一個是政策扶持部門,另一個是市場部門。

政策扶持部門的範圍要比國有企業更大,因為如果政府要投資更多的公路,修公路的企業並不一定全部是國有企業,一旦政府投資大量的錢修公路,修公路的企業即使是民營企業也獲利了,所以這裡講的政策扶持部門是範圍更廣的部門。而有很多政策扶持部門的企業不僅存在該垮台沒垮台的軟預算約束問題,相反在大家都不盈利的時候,它可能還在盈利,這就超出了軟預算約束的範疇。

而政策扶持部門這種經濟介入,正是造成中國經濟「特有」的四大反常現象的原因。

因為政策扶持部門所占的資源越來越多,一是擠壓了市場部門能獲得的資源,使得市場部門的成本增加,市場部門的實際利率就上升了;二是需要僱用大量的勞動力進入政策扶持部門,所以市場部門就要為勞動力付出更高的成本;三是當政策扶持部門越來越大時,對市場部門的擠壓越來越嚴重,所以勞動力成本上升,工資成本上升。

白重恩這篇文章真實地再現了中國經濟的現狀:中共政府干預介入經濟過多,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

世界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今年12月11日,是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15週年。但中國15年前是以「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而加入的。

15年後的今天,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紛紛表示,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前美國貿易代表白茜芙,是當年與北京當局進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者。12月12日在華府智庫的一場研討中,白茜芙認為,中共並未履行自己的入世承諾,即讓市場在經濟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在世貿組織內部,中共一直被認為是最大的規則破壞者。從政府對國有企業給予大量補貼,限制外商投資,到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以及網絡間諜等等,中共的所作所為令很多西方投資者日益感到不滿和失望。
延伸閱讀
習近平:明年GDP不必非保6.5%底線
2016年12月25日 | 7年前
旅美新規 入境需填社媒訊息
2016年12月25日 | 7年前
瑞典研究:北京塵霾藏超級細菌
2016年12月25日 | 7年前
麥當勞擬逾20億美元出售中國業務
2016年12月24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