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夢想而偉大 維創翻紅「創客教育」
「改變教育,就是改變台灣的競爭力和台灣的未來,目前的人口比例20%是孩子,他們將是未來的主人,……」維創工坊(WeSchool)執行長蘇元瑜表示,4年前聽到坦尚尼亞高中生的一番話,讓他驚覺到台灣基礎教育問題的嚴重性,又受到國外Maker自造者(又譯為創客)風氣的洗禮,體會到動手做的重要,於是一群年輕人共同創辦了教育工坊,想要翻轉教育,給孩子一個自信的未來。
引人深思的對話:你將來要做甚麼?
2012年,蘇元瑜就讀清大生命科學系,於大四畢業時參加了國際志工團,到坦尚尼亞教高中生使用電腦,在閒聊時,當地高三的學生詢問蘇元瑜和一起前往擔任志工的大四學生,未來想做什麼?蘇元瑜和其他大四學生回答:「繼續念碩士班」,高三生又繼續問:「唸完碩士班要做什麼?」蘇元瑜和其他大四生回答:「大概是找工作吧。」
隨後,他們反問坦尚尼亞的高中生將來要做甚麼?沒想到高三學生熱烈的回答,他們要用志工團教的電腦技術創業,將來可以改變社會,並已找好合作團隊,為了吸收更多的專業知識,分配好有人要去讀財務、有人讀資訊等大學課程。
當年這些高中生的回答讓蘇元瑜感到震驚,沒想到坦尚尼亞的高中生已經在心中規劃了未來的藍圖,而台灣的學生相對安逸,到了大學畢業對自己人生的方向還很模糊,因為參加了這次國際志工團的經驗,讓蘇元瑜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
蘇元瑜在清大生命科學系畢業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做學術研究,碩班轉唸化工所,在研發腸病毒疫苗時,發現只有在動手做的時候,學習本身才變得有意義,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學習方式,就是成為一名自造者(Maker)。
發現Maker的核心價值:動手做、分享
蘇元瑜於2015年1月,在清華大學成立了「WeSchool維創工坊」,關注、致力於推動台灣自造者運動,希望幫大家找回實作的熱情,他計畫在10月分舉辦一場自造者嘉年華(Maker Faire),因此前往美國觀摩取經。
自造者嘉年華Maker Faire於2006年發源於舊金山,現在全球有131個城市每年舉辦,其中以舊金山與紐約的規模最大,2015年5月適逢Maker Faire 10週年,在舊金山灣區盛況空前,約一萬個攤位參展,展出內容豐富多元,充滿互動、有趣和歡樂,可說是百花齊放、熱鬧繽紛,自造者則可藉此展示自己的心血結晶,從他人的讚嘆與建議中得到成就感。
蘇元瑜說,嘉年華會可說包羅萬象,例如:打毛線就有一個很大的攤位,幾乎占了一間教室,很多人在現場一起打毛線,周圍則陳列著已完成的作品,另有一個館,整棟都是展示小農的農產品,其實農夫本身就是最原始的Maker代表,在歐美Maker已是全民運動,泛指一切手作、科技、生活等,無所不包。
這次的觀摩讓他大開眼界,有了新觀念,知道甚麼是原汁原味的自造者嘉年華,只要動手做、歡樂、互動、分享,就是舉辦嘉年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2015年10月和2016年9月,「WeSchool維創工坊」與清大合作,舉辦了兩屆自造者嘉年華,吸引近8,000人參觀,一百多家廠商參展,更邀請到全台自造空間(Maker Space)創辦人聯合舉辦論壇,成為台灣Maker運動史上的重要標竿。
改變教學觀念 導入專案式的學習
維創工坊成立的兩大目的是幫助青年「創新創業」和「翻轉教育」,然而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大四畢業那年,坦尚尼亞高中生的一番話帶給他的衝擊一直留在心底,蘇元瑜開始認真思考台灣的教育問題,根據2014年國科會的調查,台灣有三分之一大學生到23歲畢業時,才發現唸錯了科系,而歐美年輕人在18歲以前,就完成了夢想找尋和生涯探索,確定要從事哪方面專長,才開始選科系讀大學,相較之下,我們認知得太晚了。
他說,台灣目前的教育方式是培養考試專家,而真正創新創業的精神是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因此,唯有改變教育觀念,導入專案式的學習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從小扎根,台灣整體的競爭力才會提升,芬蘭已經將PBL納入課綱,中小學都要有一堂專案學習的課程。
「維創WeSchool」致力推廣「創新實作教育 (Maker Education)」,舉辦科普課程、創意實作、冬夏令營等,試圖翻轉傳統教育「單向知識灌輸」的教學模式,採取專案式學習,結合「學習循環圈」,從「主題導入」、「觀察分析」、「獨立思考」、「知識學習」、「動手實作」到「分享傳達」的一套完整理論,找出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學習循環圈」理論的應用
舉例說明,學習主題是「飛行」,要設計一個裝置、載一個公仔、飛行500公尺,「主題導入」:要如何做一個裝置和一支公仔?如何讓它飛500公尺?「觀察分析」:什麼東西會飛?鳥、飛機、熱氣球。「獨立思考」:它們為什麼會飛?「知識學習」:透過網路的數位平台線上學習,得到有關「鳥、飛機、熱氣球」等知識,老師則扮演協助角色,因材施教、給予有需要的學生個別指導。「動手實作」:將結果做出來。「分享傳達」:將結果以口述、圖表或影片等方式,呈現給其他同學或老師。
這樣的學習方式是充滿樂趣、主動、積極的,可以培養孩子判斷、思考、解決問題和創新創造的能力,學習團隊合作、分享表達,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與自信,透過專案,學習也是跨領域的,包括主題的歷史背景和人文故事、科技應用等,而將作品做得美美的則是美術設計的範疇。蘇元瑜說學習是方方面面的,人文、藝術、物理、科技穿插其間,而生活不也正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