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2016年 民主與專制政治的隔空較量(3)
委內瑞拉人民多年前選擇了頗有革命英雄主義兼浪漫情懷的查韋斯,查韋斯也兌現了他的諾言:用國家最大的資源——石油收入滿足了人民的要求,建成了遠超美國、可與歐洲國家比肩的福利制度,管制物價,深受本國人民擁戴。他的後繼者尼古拉斯·馬杜羅自稱是「查韋斯之子」,在社會政策上亦步亦趨追隨查韋斯,但他卻沒有查韋斯的運氣,上任兩年之後就趕上國際能源格局大調整,石油價格嚴重下滑,用於生產福利資金的金鵝不再下蛋,從此委內瑞拉進入飢餓與物質匱乏時代,電力緊缺、街頭騷亂、政局動盪、通貨膨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人民痛恨馬杜羅,認為是他搞垮了經濟,逼他下台,卻甚少去想本國依靠石油的單一經濟要支持他們喜歡的福利體制有多脆弱。
目前,全世界唯一由選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大概是小國寡民的瑞士。這裡的政府只是個執行機構,大事小事都通過公投,凡有提案,比如全面實行綠色經濟、增加法定退休金,以及是否同意國家為了反恐而加強監聽等等,全交由公民投票表決。而瑞士公民總是能夠從大局出發做出明智的決定,比如反對實行全面綠色經濟(認為會加重能源費用負擔),也反對增加福利(因為會增加稅收),同意國家監聽(隱私與反恐相比,反恐更重要)。
上述事例證明:民主政治比專制優越之處,在於人民有權參與政治,可以用選票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但民主政治的守護與維繫,也有賴於人民對政府的要求與監督。有遠見不宥於私利的瑞士國民能夠很好地守護本國的民主制度,而委內瑞拉人民喜歡免費午餐,讓國家缺乏發展資金,人民整體缺乏競爭動力,最終自食其果。
美國今年的大選,不少選民其實明白關係到美國未來四年甚至八年的方向問題。但因選情太特殊,真正的議題被掩蓋在無窮無盡的醜聞之下,以至於不少選民糾結於對兩位候選人的個人好惡感覺之中,甚少考慮所謂方向問題。10月26日,《紐約時報》在《今年的大選讓美國人好心焦》一文中,指出,一些精神健康治療師反映,他們的病人中有3/4提到自己有明顯的與競選相關的焦慮。美國心理學會一項研究也發現,這場競選令一半以上美國人感到有壓力或非常有壓力。
我覺得這種焦慮來自於選民對後果的擔憂:如果這次的選擇錯了,美國遲早會受到報復。(轉自美國之音,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