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政府身兼莊家、裁判及大玩家(上)

⊙何清漣
國外已經將中國房市比之為1637年荷蘭的「鬱金香熱」,名詞與龐氏騙局不一樣,但內涵相同,即投資完全依靠借貸支撐。面對瘋狂上漲的房價,國內總有人要問,這輪瘋漲還能撐多久?這樣的房地產值不值得購買?

本輪房地產瘋漲的原因,我在〈中國房市狂漲,只因貸款不盡滾滾來〉裡面分析過,它不是市場對房地產的真實需求問題,而是中國政府的金融政策問題。而中國房地產市場,早就已經淪為政府兼作莊家、裁判及大玩家的賭場,與股市性質類似。

中國房地產已成為金錢遊戲的標的物

從市場角度分析,中國的房地產已經沒有投資價值。如果將房產當作投資品看,必須要依據3個屬性來度量房地產是否出現泡沫,3個主要指標是: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房價收入比、租售比。

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指標,主要用於判斷對未來房價預期是否過高,是否房地產投資過熱現象。中國房地產投資占GDP比例一直很高,2013年是14.8%,2015年為14.18%。

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用於判斷居民住房消費需求的可持續性。據維基百科2016年各國房價收入比提供的資料,在全球102個可統計的國家中,中國為24.98,位居世界第六。美國為3.37,位居世界第99。

租售比則是住房售價與月租賃價格的比值,用於判斷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按照國際慣例,租售比是衡量一個地區房地產運行良好的重要指標。國際標準通常為1:100到1:200,目前,中國房屋租售比排名前20的城市這一指標均高於1:300。其中排在第一名的深圳租售比是1:732,第三名北京為1:625,第五名上海為1:607。

從1960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占GDP比例高於6%的國家,其房地產泡沫最後都歸於破滅。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時,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也不過是9%;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時,這一比率達到局部峰值6.2%。

以上指標說明,中國房市已經沒有投資價值,只能成為賭博的標的物。既然如此,中國政府為何還要用大量貸款支撐?

中國經濟已經深患房地產依賴症

中國政府聲稱要經濟結構轉型,這個轉型本來就包含著不再以房地產為龍頭拉動整個經濟,但不僅沒做到,反而對房地產的依賴度越來越高。

這首先是中國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依賴度。土地財政是指地方政府通過「經營土地」獲得的收入,包括3部分:以出讓土地所有權為條件的土地出讓金收入、與土地出讓相關的各種稅費收入、以土地抵押為融資手段獲得的債務收入。僅以第一項土地出讓金為例,1999年~2015年這17年間,全中國土地出讓收入總額約27.29兆元(人民幣,以下同),年均1.6兆元;2015年土地財政收入高達3兆3,657億元。

中國地方政府無一不以地生財,因此產生了一個中國特色的名詞:土地財政依賴度(土地財政依賴度=城市土地出讓金/城市一般性財政收入×100%)。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依賴度有多高?2003-2015年間,土地轉讓金與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比例平均為49.74%,2010年曾高達69.43%。與土地、房地產關聯的稅收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已接近28%,以地生財成了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

2016年,中國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城市,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依賴度繼續加深,以二線城市蘇州為例,前8個月的土地依賴指數高達82.6%(2015年這一指數為40.58%)。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蘇州前8個月的土地出讓金為966.7億元,土地市場熱度不減。此外,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依賴度指數也都超過50%。

因此,地方政府必須做房市的大玩家,不斷向市場供應土地。(接下文)——轉自美國之音◇
延伸閱讀
大學女生裸貸 無錢還竟賣身
2016年09月29日 | 7年前
陸全民炒房 製造業關廠跟進
2016年09月28日 | 7年前
河南小村莊 民扮軍人騙全國
2016年09月28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