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華人復活 150年前蘇格蘭攝影師晚清作品
在姚詠蓓的努力下,這批老照片走遍了歐洲、北美等地20個城市,觀眾達92萬人。近日又結束在夏威夷的展覽,正運抵南加州,將於10月22日開始,在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 (CSUN) 美術館展出,其中約100張精華作品。9月27日 (週二),本報記者通過網絡連線採訪了現居倫敦的策展人姚詠蓓。
姚詠蓓:「這個展覽改變了我的人生」
來自香港、移居英國的姚詠蓓原,在倫敦非營利組織「亞洲之家」(Asia House) 任職,2008年她應邀參觀威爾康圖書館時,偶然遇到3箱湯姆遜的玻璃底片:「他們給我看這些玻璃底片,哇!這麼美。我家裡也有一些世紀之交的中國人的照片,但是我覺得有一些簡直是醜化我們中國人。而湯姆遜是一位職業攝影師,不是外籍政府官員業餘拍照,所以他拍出來的東西技術水平特別高。」
原來威爾康圖書館收藏了100多萬件文物,空間有限,80年代有人建議將這3箱「破玻璃」扔掉,當時的館長威廉慧眼識珠,將其保留下來。但是因日常工作繁忙,這3箱底片還是處於被遺忘的狀態。
看到姚詠蓓十分欣賞這些老照片,威廉問她能否策劃展覽,將這些照片送往中國展出。從沒做過策展人的姚詠蓓回答「我試試」。
她回憶說:「我在英國一直是推廣亞洲文化的,不是搞展覽的。我也不是攝影家,也沒研究過中國歷史。就是看到這套老照片覺得很美,希望多一點人來欣賞。」
「我跟老闆說給我6個月假期,去北京做展覽再回來工作……,直到現在都沒有回去工作。這個展覽改變了我的人生。150年後一個海外華人把一個蘇格蘭人,拍攝的這麼美的中國展示給世界,好似兩個循環匯聚到原點。」
晚清遊歷中國最多的攝影師
湯姆遜1837年生於愛丁堡,在他出生兩年之後,攝影術問世。1862年,湯姆遜首次遊歷亞洲,深深地被當地文化所感染,於是在1868年再次返回,在香港開了一家照相館,專門為當時的在華外籍人士照相。並在1868年至1872年間,自費遊歷了廣東、福建、北京,以及華東和華北地區,然後南下長江流域,行程近8,000公里。姚詠蓓說:湯姆遜不是唯一去過中國的外國攝影師,但卻是遊歷最多的一個。
湯姆遜拍攝這些照片使用的是,早期 「濕版攝影」術,即要於曝光前在玻璃版上塗布乳膠劑,因此攝影師需要隨身攜帶大量的笨重設備。湯姆遜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強健的體魄,拍攝了大量不同題材的照片,包括:風光、人物、建築、家庭和市井生活等。作為一個外國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設法拍攝到了大量中國婦女的照片。
姚詠蓓亦對湯姆遜拍攝的婦女照非常欣賞。她說:「清朝的時候,外國男人怎麼有機會拍到這麼多女性人物?他一定是一個比較和藹可親的人。否則街頭那些人看到老外都跑掉了。他又不會中文,通常都是自己出行,他一定有社交技巧,讓人不會覺得他是很可怕的老外。」
回到英國後,湯姆遜積極地舉辦講座和發表文章向公眾介紹中國的情況。1920年,他致函著名藥劑師、慈善家和收藏家亨利‧維爾康 (Henry Wellcome),希望出售自己拍攝的玻璃底版,但因雙方未能談妥價錢,這個願望在其生前未能實現。1921年,維爾康從湯姆遜後代手中以20英鎊購買了這些底片。
姚詠蓓說:幸虧被維爾康圖書館收藏,否則這些底片在潮濕的蘇格蘭,不知今天會怎樣。
她說:湯姆遜的照片細膩到令人驚歎,因玻璃底片保存完好,利用數字化技術,就能放大細節,彷彿穿越時空,把150年前的中國街景,用21世紀技術拉到現在。她表示,期待跟大學合作,因為研究時裝設計、建築、家具設計的學生可以從中找到靈感。
「晚清碎影——湯姆遜眼中的中國」攝影展日期:10月22日至12月10日,地址:18111 Nordhoff Street, Northridge, CA 91330。畫廊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中午12點至下午4點,週四中午12點至晚上8點。更多信息請電 818-677-2156 或瀏覽www.csun.edu/artgalleries。◇